苗少爷受了小六儿的蛊惑,自是不肯让她那样“高洁无暇”的女子做妾。
一向亲如母子的舅母和外甥因为这件事争执不下,闹得很不愉快。
小六儿左右逢迎,在泰远侯夫人面前表现得纯洁无辜,在苗少爷面前又表现的凄苦为难,倒是两头落得好人,使得泰远侯府的人对她更加怜惜。
周漱接到萧铮送来的消息,意识到小六儿不是一只省油的灯,愈发坚定了除掉她以绝后患的决心。吩咐石泉长守泰山,伺机动手。
简莹不知周漱的计划,跟泰远侯府也没什么交情,乐得旁观泰远侯府被小六儿搅和得鸡犬不宁。每回接到罗玉柱传来的消息,都跟听说书一样眉开眼笑。
如此忙中有闲,闲中作乐,一转眼就进了二月。
周漱跟济安王提出分府单过,济安王以方氏身子不便,还需要简莹帮忙操持家务为由,将这事儿一竿子支到后半年去了。
因老太妃的祭日就在二月下旬,紧接着三月里又是先王妃秦氏的祭日,有个“孝”字压在头上,周漱也不好太过坚持,只能劝自己再忍半年。
过了二月二,接连数日放晴,天气迅速变暖,积雪融化,柳树陆陆续续地冒出嫩绿的新芽。轻风柔柔,带着融融的暖意,已经有了春天的味道。
简莹琢磨着再过一阵子又要忙着祭祀的事,趁这几日有空,还是赶紧把答应方依云的事给兑现了吧。于是跟方氏打过招呼,就带上同样无所事事的周沁一道出了门。
梨花苑距离府衙只有一刻钟的路程,府衙又是跟王府在同一条街上的,是以没用上两刻钟的工夫,马车就停在了梨花苑外。
方依云早得了信,领着朱笺和碧牍两个到门口迎候。
简莹下了马车,抬眼望去,见门楣上悬着一块黑漆的匾额,用金漆描刻着“梨花苑”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后面盖着一枚方正的印章,隐约能瞧出一个“谭”字,想来这字是谭先生给题的。
门两旁镇着硕大的石狮子,悬着写有“梨花苑”字样儿的大红灯笼,门里的影壁上画着《三请樊梨花》的彩墨壁画,从外面瞧着跟大户人家的宅邸没什么区别。
两下里见了礼,方依云便引着姑嫂两个往里走。
一进院子里的大厅改成了学堂,这会儿正在上课,里头传来两波的读书声。一波念的是《三字经》,一波念的是《千字文》,先生念一句,女童们就跟着念一句,稚嫩娇柔的声音,抑扬顿挫,煞是好听。
简莹听那两个先生的声音都颇为年轻,其中一个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