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大军,终于要露出自己锋利的獠牙了。
现在是凌晨三时整。所有的部队集结都已经在零点到来之前完成。而两个半小时之后,所有的部队就会全部进入战争状态,分布在一条宽达40公里的进攻正面。对着阿里什的英法军队发起最猛烈的攻击。
数千门大炮,连天的爆炸会将黎明的天空都染成红色,而等到太阳来临的那一刻,600架整装待命的中国主战飞机就会分批在不同的机场起飞,向着阿里什,向着阿里什更后方的区域,扑杀出去。而数量更多地阿盟飞机,也一样会紧跟在中国战机的屁股后面捡着大便宜。
英法联军跟没有发现对面的变动一样。阿拉伯人或许真的很团结,几十万部队的大调动都能瞒得过对面的欧洲人。这场大反击战前期的部队集结,也就是战略欺骗,实际上并不复杂,也是白天调动,夜晚返回驻地,到了次日,再次重复前一天的行动。同时在马其顿王国境内,阿盟军队大肆集结,作势要反击德意志战场。算是战略掩护了。但总体效果似乎不一般的好。时到今日,对面的英法阵地都没有半点变化。两边间距最近的哨所,彼此都可以看清楚对方的灯光了。英国人和法国人是什么动作都没有。
此次进攻,投入首轮突击作战的‘阿盟’联合武装力量。是高达四个作战序列的整编装甲师,这就是上千辆的坦克、装甲车啊,并且有相当规模的机械化步兵部队协同进攻。一旦突破了英法军队在阿里什的防线,后续为数更多地部队将迅速投入战斗。而在此之前,一系列的特种作战也将依次展开,以确保进攻部队突击顺利——比如集群轰炸。比如伞兵部队。总之是搞乱英法部队的后勤路线,因为西奈半岛的地理原因,链接阿里什和费拉迈山的运输线非常单一,要截断它是很容易的。
此次反击作战的目的就是将英法军队完全逐出西奈半岛,卡住苏伊士运河,在中亚大会即将开始的时候,给欧洲人一点颜色瞧瞧,让这群前世界霸主乖乖的老实。
战役方案制订得相当周密详细,就等进攻时间的到来了。此次战役,代号“暴风”的反击作战,投入兵力或许不算最多,有了前两次东西战争,几十万人规模的作战并不稀奇,但是技术含量绝对更胜一筹。
1940年的战机性能不是20多年前可比拟的,更不是19世纪末的飞艇能够媲美的,后者在上一次大战中就彻底的退居二线,截止到战争30年代,世界上所有国家的空军【飞行队】都已经完全淘汰了这速度慢的跟乌龟爬一样的玩意儿。即便是安全性挺高的氦气飞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