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帮助,可这种帮助已经走到了末路,一场接着一场的战争让大英帝国损失惨重。不仅丢掉了至关重要的印度,还损失了好几十万纯种的英国6军。
现在决定西方文明命运的一战就要打响了,西奈半岛上的英**队依旧稳稳地守在这里。中国人在半岛上势力的扩张,似乎并没让他们感到半点担忧,几十万军队‘冷眼旁观’!
但对于中国方面,西奈半岛是一个不需要留心的地方。因为中国海军在海战过后,肯定要夺取苏伊士运河,要夺取苏伊士运河就少不了西奈半岛。
西奈半岛从地理上来讲是属于亚洲土地,它是一片广袤的沙漠区域,西滨苏伊士湾和苏伊士运河,东接亚喀巴湾和内盖夫沙漠,北临地中海,南濒红海。东西最宽约21o公里、南北最长约385公里。两个海南岛大小的面积让这儿有着足够的战略纵深。干旱的气候和不便的交通也是英国人防御作战中的最得力助手之一。
半岛上广大的干燥地区称为西奈沙漠,与埃及的东部沙漠间隔着苏伊士湾及运河,但东边则连绵进入内盖夫沙漠,地形上没有显著的改变。
要进攻这里。只有沿海岸线而动,最好最短的线路当然是走地中海一线了。整个西奈半岛只有临近海岸线的地方保持着固定水源和一定的农牧业区,总人口二十万人都不到的西奈半岛其产出和环境可想而知。英法在这里的驻军完全是靠着后方的支持,粮食、肉类、奶制品、枪炮弹药等等。
地中海沿线是英国人主动驻守的地方,核心城市是阿里什和费拉迈山。前者有阿里什河流过。是整个西奈半岛少有的水源充裕之地,英国人在那里放置了一个集团军。这可是以英伦白人为士兵组建起来的集团军,跟英印军是两万不同的概念。
英国人的防御体系构筑的极为严正。在科威特,一副完全照着现实信息制作的大沙盘已经摆在了总指挥部。为了获取阿里什的英军布置的各种信息,科威特驻军这些年没少忙活,眼前的沙盘就是最大成果。
国防军的沙盘做的极为精巧,有专门的沙漠、河流、山岭、机枪阵地、炮兵阵地等模块,在这些小玩意的搭配下,沙盘所展现出来的防御体系是非常直观的。两道相距1公里左右的铁丝网后,是双方的堑壕带。这是最前线的堑壕。对于进攻方来说,最先的障碍是堑壕和铁丝网前的一片片钉板一样的反坦克锥,还有英国人布置的雷区。然后是一条反坦克壕,深三米、宽三米出头的壕沟,里面全是沙子。中东的沙子极细,常常将坦克动机或者炮管堵住,这些沙子能起到沼泽那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