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五年免税,再五年半税哦……”
“千万别被他人的谣言所骗,北美地界上,咱们中国人最大腕。大家想不想看看低眉顺眼的洋人是什么样子?想当年洋鬼子压在咱们头上作威作福,你们不想见一见洋鬼子们现在是一副什么孙子样吗?到北密苏里啊……”
非常非常引人耳目的叫喊声。如果放在二十年前,真的是很吸引人的。但是在新秦年的今天,这些老生常谈早已经引不起中国人半点的兴趣了。
国朝鼎立已经二十年,整个中国内地的广大农村中,很少再能找到一家没一亩地的农民了。一年就有一两千万的移民,如此规模的人口大迁移,早就像耙子一样搂去了广大农村中所有的无根之草。老天爷对刘暹最好的恩赐就是先有兰芳,后有旷阔的东北和人口稀少的西北。
刘暹自从起兵以后,总是有空白土地来安置数也数不清的赤贫百姓和无地流民。
第一次世界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推动海外移民措施来接纳了国内更多的百姓,自然就更加安定了中国南北的农村和城市,稳定了社会统治基础。短短两年时间,七百多个日月的努力,中国汉地在完成了又一次大瘦身之余,南洋和北美以及更遥远的中亚、燕赵两国,也都有了脱胎换骨的飞跃。
新土百业兴旺,对移民的需求也更加旺盛,刘暹和当朝内阁早就不用为中国庞大的人口感到烦恼了。现在他们感到担忧的只会是中国人力的不足!
因为从内心里讲,刘暹和他的大臣们,都不愿意自家军队辛苦打下的大片土地,白白开放给日本人和朝鲜人、以及阮朝人。利益都是中国的才好!
在明面化的政治氛围里,这种话和真实的心思是不允许公开讲出口的。但内心里,刘暹和他的重臣们心照不宣。幸好,阮朝消化不良,这个时候不可能朝外迁移宝贵的民力;朝鲜则是个大宅男,始终窝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西南日本倒是有外扩的**,然他们的第一威胁始终是北方的东京日本。本来就兵力、兵源上逊色于对手的西南日本,在陆陆续续向外东北、西伯利亚、中亚和中国本土汉地倾泄了一二百万人口后,生存压力不大,对外迁移的**不很高。真正急切着向外迁移人口的是东京日本。
但他们不属于中国的属国,现在只是暂时的缓解了双边矛盾。东京政府要臣服于中国,彻底的臣服,明治头顶的‘天皇’帽子先天上就是一个大障碍。
刘暹可不是对小鬼子深有好感的宋太宗,以至北宋欧阳修《新唐书》的时候,正式将“天皇”一辞写入正史。他所要建立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