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复苏和恢复是保证帝国财政岁入的最基础根基。新秦提高商业税率。降低农业税率,改整食盐贩卖,一步步提高了帝国的财政岁入。让刘暹再次对收支平衡那一天的到来强大了信心。
三百亿绝对不是帝国财政岁入的顶点,这个数额还会持续扩大,继续扩大。
时间走到新秦八年,西历1884年的六月份,中国没有受到任何外敌的入侵。只有英国人跟缅甸的关系越来越恶化了。同时两淮和河南地方急降暴雨,随后一个月内更是雨水不断,大雨引发的洪水并没有将修缮、贯通之后的黄河、淮河堤坝冲垮,但也牢牢的牵动了刘暹和整个内阁的心。
如此地方。一经堤坝决口,洪水泛滥,后果不堪设想!
而当帝国内部的水患彻底消退之后,秋粮又到了收获的季节。
遥远的暹罗北方,清莱府。
首府清莱,一座规模壮丽的府邸当中,年过半百的石达开正静静的看着后壁墙上悬挂的一副巨大地图。这是整个中南半岛包括滇桂一部分的军用地图。
太平军占据的地盘,在上面只是一个不大的红色斑块。而它的北方,石达开是不敢觊觎,去年的北京大阅兵。石达开就站在**城楼上,国防军之精锐,精气神之饱满激昂,让他内心大大的震动。
这些年太平军也在进行军队改组。当初过三十万人的大军只剩下了三分之一。但个个却都装备了一流的武器。纯粹的肉搏军队彻底从太平军的序列中退出了。
十万人,石达开直接就掌控了三万人,手下重将又是三万人。所以对盘踞在暹罗、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的太平军势力来说,石达开依旧是他们坚固不可动摇的领导人。
但是这片地方粮食产量不足。整个太平军系统可是过百万人口的啊。自从占据了清莱府后,每年向缅甸、暹罗‘收粮’就成了太平军的必修课。
如今太平军是怎么样的存在,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虽然谁也没说白了。
石达开现在还可以过的悠悠哉哉,那一定是甩了英国佬,又抱住了新秦的大腿了。
有新秦在背后撑腰,太平军自身的实力又强横的让缅甸、暹罗不敢吱声,那两个国家受欺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何况太平军也不是渴泽而渔,‘收’的粮食对比暹罗、缅甸和老挝三国的粮食总产量来,还是非常小的一部分的。
缅甸一直在整军备武,但他们的矛头对应的是英国。为此,缅甸王锡袍还要对太平军多加巴结,以指望必要时候太平军能救缅甸一命。至于新秦就算了,最初时候是缅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