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秘鲁华工的命运(2 / 4)

穿越1862 汉风雄烈 3336 字 2021-06-07

工求援禀文,曾有要施以援手的表示。但是当时满清的注意力还都在国内,在西南在新疆。没那个精力,也没那个实力去有效的办理这件事。

进入到十九世纪的七十年代,李鸿章坐上了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中国国运的恢复和自身实力的恢复,让清政府有了振作的念头。李鸿章开始关注海外虐待华工之问题,曾建议总理衙门在日本长崎派员,兼充各港之领事,以资联络邦交。保护华侨。

同治十一年,也就是西历1872年,他得知一艘拐运华工的秘鲁轮船在日本被扣后。立即愤怒地表示由于秘鲁与中国并未建交、更无有关贩运华工条款,所以纯系非法,建议清政府派员赴日会审。

这事儿大异刘暹脑海里关于李鸿章的‘印象’,息事宁人,委曲求全,这不才是李鸿章吗?

但是再想想。谁也不是天生的软脚虾。那些背负的耻辱,大清的糊表匠怕更多的是无奈罢了。

而且在海外华工这件事上。这秘鲁是掳掠、虐待华工最出名、最主要,国力又最弱小的国家。李鸿章强硬的态度。未尝不是在杀鸡给猴看。这是一个很传统的中国权术。

西历的1873年1o月,秘鲁代表葛尔西耶来华商定两国通商条约事宜,总理衙门要李鸿章与葛尔西耶谈判时提出由于秘鲁虐待华工应令其将华工全部送回中国、并且声明不再招华工,然后才能商议两国立约问题。李鸿章判断,要求在华招工是秘鲁此次提出“立约”的主要目的,所以要藉此严定有关章程、“以除民害”,并回复总理衙门表示严格遵示,对秘鲁的无理、过分要求“据理斥驳”、“内外一意坚拒”。从1o月下旬起,李鸿章开始与葛尔西耶谈判。谈判中,葛氏矢口否认秘鲁虐待华工,说是传闻失实,报道有误,反说秘鲁一贯保护华工,并提出中方可以派人到秘鲁调查。对此,李鸿章出示了种种证据,并斥责秘鲁为“无教化、无礼仪”之国,虐待华工已为西方各国共知,更引起中国民众的强烈愤怒。同时他“将计就计”,表示同意派人到秘鲁调查华工状况,等查明华工状况后再决定是否与秘鲁立约。这一招果然厉害,葛尔西耶不得不出尔反尔:表示反对,并以中断谈判回国相要挟。李鸿章态度依然强硬,谈判陷入僵局;由于是秘鲁急于与中国“立约”,主动提出要与中国谈判,所以葛尔西耶暗中请英国驻华公使来津劝李鸿章妥协,勿令葛氏返国,此建议也为李鸿章明确拒绝。看到李鸿章不为所动,葛尔西耶便于12月中旬离津赴京,想活动其他列强一起向总理衙门施压。李鸿章对他说,按照惯例,封河后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