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仗,因为地形的过复杂,铭军纵然拥有机关枪和野战炮,他的部队仍吃了几次大败仗。例如1889年在宜兰附近便损失了二百七十多名官兵,包括他自己的侄儿在内。
刘暹可以用日本人的法子来对付湾湾土著,但再好的法子人也是要有损伤的。刘暹就想到了一个法子,他从日本招募来士兵,用日本人对付台东那些深山密林中猫着的生番。
宜兰就是日本挺身队第一大队的驻地。有三百多日本人,大部分是穷的叮当响的武士,小部分是贪图雇佣兵高收入的日本平民。不过整个挺身队也才一千人不到,面对刚刚痛揍了日本一顿的秦军。很多日本武士表现得还是很有节操的。
港口区很不小,总面积不下一个县城。秦军在当地烧制砖头、开凿石块,再有钢筋水泥。建筑进度很快。特别是最靠近港区的这几条街,衣食住行全都有。那些日本人得了钱财,不少人的反应都是存钱,存在秦军开办的军方储蓄所里,但总有些人去大手大脚的选择了挥霍。
而事实上这批选择了挥霍,特别是呼朋唤友的去挥霍的人。从来都是秦军军情处的重点监视对象。刘暹用脚趾头想,也能想象的出来。挺身队中肯定有日本政府的人。他还指望着从挺身队中培养出一批将来进日本的带路党的,间谍、密探什么的。全部是要坚决铲除的害虫。
在开拓宜兰的时候,秦军还收拢了不少熟番,总人数超过千人。其中强壮的男人被指派参与建设,而老幼妇孺们,就按照家庭为单位,纷纷带着他们搬来的家什默默入住港区中建设起来的一套套简易房中。他们的将来是很不确定的,或是留在宜兰本地,或是被秦军迁往别的地方,反正被同化是他们唯一的结果你。
无论男女,这些宜兰的熟番们都被宜兰港区那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给震惊了。而且对于归化的熟番,秦军并不凶残,也没打算为难他们,除了必须听从指挥从事体力劳动外,安全和个人财产都会得到保证,食物供应也会很及时。
入夜了,港区点起了一堆堆大火,不少劳工夜间还在赶工当中。而一边的军营里,刚刚到达宜兰的那个中队的秦军士兵,正乱哄哄地挤在洗浴房里搓着澡。
“咱们这回真是点背,鸿基、海南、琉球,这那个地方不比台湾好?台南、彰化、淡水、嘉义,哪个地方又不比噶玛兰厅强?老子的奖金揣兜里都俩多月了,刚出伤病营的大门,街都来不及逛一逛,就给一脚踢到了这见鬼地方。”
当兵之前,进城逛街从来只能解眼馋的李满江,现在却在为有钱没地方花而怨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