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天下第一强军(2 / 3)

穿越1862 汉风雄烈 2158 字 2021-06-07

的第一件事,就是关乎这等大计。这让他内心一片火热!而刘暹的对战争胜利的充满信心,也让他心潮澎湃。

二鸦之耻。国人莫不刻骨铭心。但凡有骨气的,就无不引以为毕生奇耻大辱。丁振铎也是其中之一。刘暹对法军的蔑视和胜券十足的自信,让他胸膛跟着火了一样,充满无穷的炽热。

这种情形下,刘暹上道奏开铁路的折子,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秦军能在越南打赢打胜,举国赞誉就能将原先的诽议冲刷的荡然无存。

“可铁路会涉及到厘金……”张守炎还是有担心。

铁路的功利再大,也抵不过一个‘私’利。咸丰三年(1853)。江北大营筹措镇压太平军的军饷,在扬州里下河设局劝捐,其亩捐按地亩肥瘠和业田多寡。照地丁银数分别抽捐,大致每亩起捐自八十文至二十文不等。同时,对米行商贾推行捐厘之法,向扬州附近的仙女庙、邵伯等镇米行,规定每米一石捐钱五十文助饷。四年三月起,此法推行到里下河各州县米行。并对其他各业大行铺户,一律照捐抽厘。大致值百抽一。随后数月里,捐厘行业渐次增多。遍及百货,抽捐地区也渐次扩展到扬州和通州(今南通)两府所属各地。到下半年,江南大营在镇江、丹阳等县相也设卡抽厘。截至同治元年(1862)除云南(同治十三年设)和黑龙江(光绪十一年设)外,厘金制度已遍行于全国各地。

乃至湘军、淮军、楚军也都是靠厘金支撑起来的。这个被各地督抚疆臣抓在手心里的‘宝’,就是铁路运输绕也绕不过去的一道坎。货物商品如果一上了火车,各地地方还如何收取厘金?那各省的督抚疆臣还怎么经营自己的小算盘?

满清靠着厘金镇压了太平天国。至今小二十年,已经渗透进地方的角角落落,连鸦片谓之的洋药厘及土药厘都收的光明正大。没有这玩意,实力大有回落的湘两军先不说,只淮楚两军,李鸿章、左宗棠就没那个办事养那么多,装备那么好!

在上奏开铁路折子的同时,丁振铎提议刘暹再上一道请奏裁撤厘金局的折子。这无疑会开地图炮一样的得罪很多人,尤其是李鸿章的淮军。但在丁振铎看来,得罪李鸿章,比绑着李鸿章强。

秦军与淮军因刘铭传结缘,因为南洋船运公司而更近了一步关系。虽然中间夹着湘军,但是秦军与淮军的关系至少能保持一个平和。刘暹很乐意看到这一点,秦军会因为与淮军集团关系的缓和而受益。

但丁振铎却一针见血的指出来——秦军与淮军关系再靠近,淮军也不会因此而真正站到秦军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