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如此小心,浩罕军士兵大多装备的燧发枪距离稍远点就根本打不准。不过胡文光还是非常谨慎——战场上面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谁知道对面会不会赶巧就有拿着米尼式步枪的浩罕兵呢?他可不想稀里糊涂挨一颗流弹,死翘翘。
现今的火枪子弹的个头都不小,挨上一颗就算不死也要丢掉半条命去,即使是胳膊大腿这类非致命处,中了枪以后也多半是骨折,谁哪有那么好的命,子弹都从肉里穿?
以现在的医疗水平,截肢是治疗枪伤的一大利器。这几天随军的医生已经多次作过这样的手术了。胡文光大好人生还长着呢,可不想成为那些倒霉蛋中的一员。
对面的浩罕军肯定也作类似的举动,不过对方表现得加小心翼翼,以至于胡文光通过望远镜都很难找到一个活动目标。
虽说如此小心谨慎,对方乃是真正被逼出来的!米尼式步枪的射程与精度绝非浩罕军手中的燧发火枪所能比。那些没有经历过狙击战的浩罕军士兵,这短短几天内就非常精确的探明了米尼式步枪的有效射程。他们可是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完全用军官和观察哨士兵的生命一点一点了解了对手的有效射程。
“这帮兔崽子学得倒挺快,现在都不穿的花里胡哨了。”
随在胡文光身边的几名新入狙击部队的士兵都举枪四下张望,试图寻找一两个可供他们练手的目标,可惜却未曾如愿。他们的任务是在胡文光观察敌情的时候保护其安全,但如果有机会的话,发挥一下自己狙击手的本职工作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浩罕军如今已经聪明了许多,到前线的军官再也不打扮的如他们原先那种非常显眼的样子了。现狙击部队的狙击手们已经很难再轻轻松松找到新目标了。
——自从一开始的那次大打出手后,浩罕军企图速战速决的愿望是彻底破灭,双方就陷入了胶着状态。
董福祥手下兵力不多,一边要弹压城内的浩罕人,另一边要防守整个城池,可用来进攻的兵力并不多。更重要的是,小四千人的士兵里,真正能来打硬仗的只有寥寥的一些。
董军中一半人都不占到,阿布都力的步兵大队一样是不咋地,叶尔羌等地的义民武装就更不用多少了。这些部队若团聚在秦军身边,那威力相当不俗,可要是没有了核心战斗力站台,要他们自己攻杀战,野战能力着实堪忧。
也正是因为这,董福祥之前一战中始终固守安集延不出,靠着城墙防护,利用步枪优势,轻易地收割了浩罕军上千条性命。
眼下所谓的胶着状态,只是董福祥无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