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战后都将烟消云散了。
暴军在丹噶尔一战连死带俘,丢了四五千人。这些可都是西宁真神教信徒中的青壮主力,整个西宁真神教信徒才有多少人啊?
十万人有吗?
其中撒拉族里还有相当一部分不愿造反。
整个西宁暴军的主干部队【青壮】也没两万人。丹噶尔城这一战就消灭了四分之一,征伐军动用的部队却才三成人马,付出的伤亡更是小得不值一提。
现在的多尔济沙木对刘暹趟平西宁是有了一百个信心。
“至少五千蒙古勇士。”多尔济沙木语气坚定、自信。“刘军门,三天内我会带着他们来到丹噶尔!”
一群墙头草,哪边风强哪边倒。
现在的蒙古各部族绝对会毫不迟疑的站到刘暹这边来。
多尔济沙木当天下午就离开了丹噶尔城。连夜赶回了辉特南旗。
日落时分,日月山口的那一个中队步兵也押解着百多俘虏来到了丹噶尔。两千多人的俘虏是一个大问题,刘暹准备在等候后进队伍的这个期间里将他们解决掉。
首先就是,借着排查马本源的机会。强行将俘虏分成了几拨。湟水河岸畔的野地,平坦无波,是一个监查俘虏的好地方。
为防鉴别过程中发生不测。一个骑兵大队一个步兵大队,环踞周边严阵以待。俘虏们自然有骚动。但好汉不吃眼前亏的道理还是知道的,看到征伐军的步骑兵正虎视眈眈对着他们。没人敢挑头闹事。
按照秦军对付俘虏的惯例,第一个先从俘虏群中挑选出那些身强体壮的。
不管俘获的俘虏是多是少,绝大多数俘虏看上去都一样。单从体质上来讲,能达到身强力壮这个标准的俘虏只会是很少一部分。就眼前的两千多暴兵来说,都不会超过百人。
第二条又是什么呢,那便是挑出面色看起来红润些,有油光亮的,不管他们身高体形如何,一律拖出来。
虽然这些暴兵反乱之后,四下掳掠,吃酒喝肉,营养肯定会上来,满面红光的人不少。但他们还是一支旧式军队,而无论哪一支旧式军队,军队里的最大的利益获得者必是少数的。
凶悍些的人总是能比弱小些的吃得好,敢打敢拼的人总能比那些胆小怯懦的人更的赏识。几千年来,这是一条真理。
在这个标准下,第二波挑选数目就大的多了,很快就挑了二三百人出来。尔后,征伐军又在剩余的那些人中挑手上茧子厚的。这个茧子厚不是指握锄头磨出的茧子,而是指握刀磨出的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