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不去想身后的劈山炮,他的脑子里完全就是激动和拼杀。
“二中队,跟我冲啊……”
手下的大刀一震,齐大林虎吼声中,三步并作两步上前,雪光闪电劈下,当先一名义军士兵人首登时分离,绝对迅捷精猛。
“杀——”
第二中队的士兵心气大震,按照训练时的操演,五人一组,长短配合,嗷嗷叫的迎上了冲来的义军士兵。
“砰——”
一名义兵借着自己由上往下的冲劲,狠狠一刀剁在了盾牌上,厚木做成的盾牌都有了一丝裂缝,持盾的丁勇踉跄而退。
“杀——”
侧面刺来的一杆长枪租住了义兵追击的脚步,义兵忙双臂较力,刀身由下而上一挑,死死架住了长枪。
踉跄的刀盾兵挥盾猛拱,长方形的盾牌直冲着义兵撞来。义兵发力挑开长枪,也没时间再来躲避盾击,只能用大刀在身前一横,人被盾牌撞得立不住脚,向后退去。
一旁,一口大刀照着脖颈劈来,咔嚓一声,义兵都没有反应,六阳魁首就夹着一腔热血滚落到了地上。
这就是刘暹军白刃战下的配合。三人小组,一个持盾上前,两个持长枪大刀列居左右。
非常简单简易的一种长短配合。当然也很容易被打散,或混战厮杀中自我凌乱。可在眼下局面,义军战士虽奔涌而来,却因为先前翻越砖石堆不能组成较密集的队列,初一开始的搏杀,很大程度上是一组刘暹军兵对战一个义兵,是适宜又占尽了便宜。
两方初一接战,就有二三十当先的勇猛义兵被砍翻地上。
刘暹所部虽有刀客老兵作为骨干,新兵却是占据绝大部分的。这些人没经历过人血,上了战场难免感觉紧张。特别是砖墙的倒塌,他们即便看到镇子内早做有准备,也依旧会愈发的感到紧张。于是这厮杀初时的顺利便大有好处了,让二中队的新兵菜鸟们顿时轻松许多。
“轰轰轰……”当义军战士冲下的越来越多,二中队一个个作战小组开始破散,阵线身后的高台上,三门劈山炮终于发话了。
雨打一样的碎石子、碎铁角喷上了砖石堆,在义军兵势的中后部,截断了其源源不断地后路大军。两个小队的鸟枪兵也在发话,战在高台左右的围墙上,一颗颗子弹打响义军群中。
枪炮两两配合,直接将义军这条奔涌的河流从中间斩断两截。
轰隆……
震雷样的巨响后,第三面倒塌的砖墙出现了。义兵潮水一样的奔涌声从柳林镇的南北两面共同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