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中德空军装备竞赛(2 / 5)

伪钞帝国 巡洋舰 4174 字 2021-06-07

中华帝**方而言,他们也不在乎那些,他们只关心能否对抗敌人手中的先进战机。

目前中华帝国的敌人已经非常明确了,就是德意志帝国,而中华帝国空军的敌人自然也就是德意志帝国空军了。

如今的德意志帝国,已经拥有了很多型号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在这方面,希特拉似乎非常用心。

不过,对于中华帝国而言,最紧张的还是德意志帝国的福克E3型战斗机,以及哥达式轰炸机。

根据中华神盾局掌握的情报,德国空军的福克E3型战斗机要比几年前的容克战斗机强大很多。其机高3米,长8米,翼展10米,采用正常布局的中单翼,有张线加强,机翼展弦比不大,机动性较好,机枪装在机头上部,易于瞄推射击。最大起飞重量800公斤,最大飞行速度也突破了180公里每小时,实用升限也突破了3500米,巡航时间2小时。

而哥达式轰炸机,其翼展为24米,长13米,高4.3米,重量4000公斤,采用发动机功率4×190马力,最大速度140公里每小时,升限6500米,航程635公里,武器为2到3挺重机枪,10枚50公斤砸蛋。

德国人的这两款战机,是中华帝国空军最紧张的和最重视的。

当他们拿到帝国科学院提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技术资料和试验数据后,终于松口气了。

帝国科学院在飞机研发方面一直走在世界最前面,交给帝国空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资料,在各方面也都是德国人无法相比的。

首先就是翼型设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飞机爱好者们尚未意识到翼型厚度对机翼结构的影响。当时的传统翼型是“上突下凹”型,然而在当时的技术和工艺条件下,这样的翼型在结构上是极其脆弱的。如果是单翼机,就需要大量的支柱、张线进行加强。因此,这时候的单翼机在升力、强度、重量等方面都比不上双翼机甚至多翼机。

希特拉虽然也告诉德国的飞机设计师,让他们改变飞机的翼型设计,可惜当时的德意志帝国根本没有风洞实验室,更缺乏空气力学理论支持,所以尽管希特拉说得天花乱坠,可惜德国的飞机设计师们因为缺乏各种实验数据来支持,无法实现希特拉的想法。

但中华帝国可就不同了,李卫国早就吩咐专人开始空气力学理论研究,这个从不外传,同时还建造了风洞实验室,使得各种理论研究得到了实验室论证。

这一次,中华帝国空军得到了新式战斗机的设计图纸。

按照编号规则,这一次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