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的阵地早已经失守了,第十六镇官兵们已经撤退至山上,依托藏王山有利地形,居高临下,继续阻挡日军进攻。
日军的炮火虽然凶猛,可惜对地势险要的藏王山并无太大威胁。
中华帝**在日军炮击期间,会选择转入山体坑道之中躲避,待日军炮击结束后,再重新进入阵地。所以尽管日军炮火凶猛,却不能给中华帝**造成大量杀伤。
反观日军从山下发起进攻,在山上的中华帝**战士们手中还有迫击炮等步兵支援火力,可直接从堑壕内发射,直接落入山下,日军很难躲藏,被迫击炮弹炸死炸伤的日军非常多。
中华帝**战士的单兵自动武器、轻机枪、重机枪等,只需要在隘口和重要山路上方设下关卡,五六个战士就能够挡住日军一个大队的进攻。
眼看着日军就剩下四个小时的时间了,伦玛也着急了,于是同意了手下将官提出的放火烧山计划。
日军找来了大量的汽油,在山下点燃,大火迅速燃烧,很快引燃了周边的树林。
烈火熊熊,黑烟滚滚。
风助火势,整个藏王山下一片火海,火光冲天。
双连峰下,十六镇师长黎元洪已经连续三天没有合过眼了,顶着一对熊猫眼,紧盯着地图上每一个战术节点,小心计算着敌我兵力和火力。
“报告师长,小日本放火烧山了!”
黎元洪道:“该来的总是会来,这说明小日本已经没有办法了!命令各部队战士们立即准备好口罩,尽可能不要吸入有毒烟雾,同时多多准备水源,以备不时之需。同时命令工兵部队,迅速挖掘隔离带,同时喷火兵做好准备,当大火靠近我们阵地时,准备反向喷火,阻止火焰靠近。”
口罩是中华帝**战士们标配的防具之一,虽然这个年代还没有毒气作战历史,但战场上作为防守一方,经常要遇到浓烈毒烟的情况,所以配备口罩就成了惯例。
至于喷火兵,本就是中华帝**班排兵力的标准配备,一开始是用喷火筒攻击在地堡、洞穴中的敌军人员,但在防守作战中,一旦敌人放火攻击时,喷火兵反倒可以用喷火筒来进行灭火。
可能很多人都不理解,喷火筒喷的是火焰,怎么可能灭火呢?
实际上,科学的解释是,火焰是有两种条件才能燃烧的,一是温度着火点,另一个则是氧气。
针对火焰的这两种特性,采取两种方式灭火,低温灭火,这个一般情况下不管用,因为一旦大火烧起来,很难利用温度来灭火。那么第二种就是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