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对于沙俄帝国来说,是一笔巨额赔款,但肉疼的只是沙皇和杜马议会贵族们,因为在沙俄实行的是农奴制,黄金都在贵族手中,农奴是不允许有黄金的,他们只能使用卢布,这是一种毫无人道的剥削制度(那怪烈宁会造反),而沙俄贵族最终还要被沙皇剥削,所以大部分黄金持有者是沙皇。
于是参与谈判的沙俄大臣们和杜马议会贵族们,顺道坑一把沙皇几乎就是本能的行为,他们非常高兴的同意了中华帝国提出的四百吨黄金赔偿计划,几乎都没有讨价还价,随后他们回到国内直接告诉沙皇尼古拉二世,就说这是中华帝国确保沙皇统治权的代价,否者就要换其他人来当沙皇。
尽管尼古拉二世气的吐血,毕竟那是四百吨黄金啊,那可是沙皇家族上千年积攒下来的财富,就这样白白送给中华帝国能不蛋疼吗?
不过吐血归吐血,尼古拉二世还真信以为真了,哪怕心中极不情愿,最终还是乖乖的同意支付四百吨黄金赔偿。尼古拉二世的想法是,只要还让他当沙皇,那么他就可以继续盘剥沙俄帝国的贵族和农奴们,早晚会连本带利的赚回来的。
当然,中华帝国方面还是喜欢打一棒子给一个甜枣,毕竟坑沙俄帝国四百吨黄金总得安抚一下人家。
因此在协定中,中华帝国承诺以人道主义方式援助沙俄帝国一百万吨粮食和军火。
这粮食对中华帝国而言没啥用了,世界大战马上就要结束了,中华帝国此前囤积的粮食足够中华帝国人民不种地不打粮的情况下吃四年以上,如今世界大战才打了三年,中华帝国囤积的粮食还剩下数亿吨,中华帝国国内未遭战乱,粮食大丰收,所以把一些旧粮食送给沙俄帝国一些,也是在为新粮食腾地方。
跟四百吨黄金比起来,百万吨粮食不算什么。
关键是这批粮食是沙俄帝国急需的,毕竟沙俄帝国打了三年大战,国内粮食早就断顿了,饿殍遍野,农民暴乱此起彼伏,中华帝国此时给沙俄帝国百万吨粮食,可以说是解了沙俄帝国的燃眉之急,让沙俄帝国感觉到投降中华帝国还是“靠谱”的。
至于一万吨军火,一方面是帮助沙俄帝国对抗德意志、奥匈帝国和土耳其帝国的,毕竟沙俄帝国目前只向中华帝国投降,沙俄西线战场上还在跟德意志、奥匈帝国和土耳其帝国打得火热,为了防止德意志帝国闪击沙俄帝国抢夺中华帝国的胜利果实,中华帝国才会援助一万吨军火给沙俄帝国的。
另一方面,中华帝国同样是产能过剩,本以为还能再多打几年,所以中华帝国的兵工厂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