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不停地循环,以此来解决权力和财富集中问题。
当然,还得有其他手段一起辅助才行,比如朝廷官员及其直系家属不得经商,不得与民争利等等。
这些都是李卫国从人文、地理等因素上做出的大局观考量。
第一次迁都,李卫国将新的首都设在了湖北武汉,这个位置刚好位于中华帝国的中心,也是大陆的中心地区,离帝国东南西北的距离都差不多,最适合不过了。
武汉因此被李卫国更名为大京都。
大京都,顾名思义。就是李卫国同时设立了八大陪都,分为四京、四都。
首都自然就是武汉大京都,而京指的是东京、南京、西京、北京,都指的是东都、西都、南都和北都。
四大京和四大都,分部中华帝国东南西北,合起来拱卫大京都。
北京不变,上海更名为东京,统率华东地区,海南岛三亚更名为南京,统率华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西安更名为西京,统率华西地区。
东都,指的是虾尾夷州首府檀香山,被李卫国更名为东都。dudu3();
从地理位置上讲,虾尾夷在中华帝国领土以东,虽然人口少,经济不发达,但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中华帝国要以虾尾夷群岛为跳板,同整个美利坚联盟国抗衡,处于战略最前线,守卫中华帝国本土东大门。
东都,统管整个北太平洋各群岛,是这些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
澳洲的悉尼更名为南都,统管澳洲和南太平洋各群岛,是这些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
西都是伊犁,统率西域地区,是西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
北都是乌里雅苏台,统率北疆地区,是北疆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
由于武汉大京都的皇宫、朝廷各部门办公地点还在建设当中,因此李卫国便带着后宫家眷们先去了南都悉尼避寒,让朝廷文武百官们在武汉大京都主持各项建设工作。
实际上,迁都虽然耗费大量钱财,但好处却是更大。
比如武汉目前只是一个人口不足30万的小地方,但成为中华帝国未来25年的首都之后,这里将大规模进行经济建设。
由于朝廷中央机关迁入,给当地经济带来巨大发展,这里将成为帝国的中心,必然会影响周围各个地方的人口和贸易转向这里,使得武汉实现经济发展的腾飞,并带动周边各省的经济高速发展。
实际上,即便是在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