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中的士兵来赢得胜利!”
这当中,各战区指挥官们读出了几个意思。
部队要精兵!
不要无谓的牺牲!
平时多训练,战时少流血!
严控战损比!
其中,前几个意思,各战区指的将领们都明白,他们都是李卫国一手带出来的兵,知道这些意思。
但最后一个战损比,是近年来中华帝国总参谋部经过系统研究得出的结果,控制战场伤亡,是对士兵负责,是对军队负责,是对国家负责,是对社会负责。
因为战损比过高,意味着伤亡巨大,更多的士兵付出生命,影响军队战斗力,可能打败仗,国家要付出高额的战后赔偿,造成社会劳动力减少,孤寡老幼增加社会负担等等。
而实战中也证明了这一点,战争中死掉的大多数都是平时训练成绩差的士兵或者训练不足的新兵,而每一个士兵阵亡或者负伤,都将给军队造成兵员不足,国家高额抚恤,社会上增加了赡养费支出,工作单位不得不养着伤残军人,而军人自身也会陷入悲痛之中,各种伤残的军人,哪怕政府给安排一份好工作,他们也是非常辛苦的。
这一切,最终都反应到了军队平时的训练当中。
只有加大训练强度,才是减少此类事情生概率的关键。
因此,帝国兵部和帝国国会才会痛痛快快的批准了《实弹射击训练专条》,增加财政拨款,宁愿平时多支出巨额的训练经费,也不要在战后悲痛的去慰问阵亡或者伤残军人家属,放巨额的抚恤金,还吃力不讨好,更引起社会对军方的不满,不利于军民团结。
训练!训练!再训练!
中华帝国6军展开了如火如荼的大练兵,每天都消耗着巨量的库存弹药,尽管这些弹药相当一部分都快过期了,但如果跟其他国家做一下比较就知道,其他国家的军队,其弹药几乎都烂在仓库里,也不会拿出来给军队消耗掉。
哪怕是强大的德意志帝国6军,因为国家战争资源有限,崇尚节俭,严格限制战争资源的消耗,因此实弹射击的次数也很少。不过为了保证战斗力,一年也会进行十次八次的实弹射击。
至于协约国如英法美等国,6军战斗力不强,除了跟文化有关系外,也是跟平时很少实弹训练有直接关系。英美军队每年能够进行四五次实弹射击机会就不错了,尤其是大英帝国,曾经创造过一艘战舰服役二十年没开过一炮的世界纪录,这可是大英帝国海军都这样,可见大英帝国的6军实弹射击的次数,因为本土从未遭到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