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太平洋,造成前往关岛的假象。
实际上,中华帝国太平洋舰队过了巴拉望海峡后,一直沿着吕宋群岛向南前进,于三天后穿过了巴布亚海。一周后突然出现在澳大利亚悉尼外海。
此时,马特正焦急的在关岛附近的太平洋海域上四处搜寻中华帝国舰队的踪迹,而中华帝国海军主力却悄然开始偷袭悉尼花园岛海军基地了。
夜色下,悉尼花园岛海军基地一片灯火通明,港内每时每刻都有大型运输舰在装运物资,然后出港,运往关岛给英军舰队补给。
大英帝国皇家海军90%的战舰云集太平洋,可想而知他们的后勤补给物资每天消耗都是一个天文数字,而澳大利亚只有一个悉尼花园岛海军基地具备储备巨量物资的能力,可见每天的运输任务是多么繁忙了,难怪到了夜间也没有停止的意思了。
雄风号战列舰前甲板指挥舰桥上,太平洋舰队司令陈少毅上将轻轻的挥了挥手,随后一个大功率探照灯对着远方的黑暗有规律的闪烁着。
这是莫尔斯电码,被通过灯光传递而出。
黑夜深处的中华帝国各主力战舰迅速放下了一艘艘小型鱼镭艇,海面下四艘中华帝国海军的远洋潜舰也悄然航向主航道,进入了攻击阵位。
这是中华帝国海军最新服役的大白鲨级远洋潜舰,共计六艘,分别是3974年下水的大白鲨号(SS-11)、灰鳍鲨号(SS-12)、花斑鲨号(SS-13)、黑头鲨号(SS-14)。
大白鲨级是中华帝国海军第一款真正实现远洋航行和深海作战的大型潜舰,得益于中华帝国钢铁工业和电焊技术的进步,采用特种钢建造的潜艇外壳远比之前的锻铁制造坚固、耐腐蚀、抗压强度高出很多倍,电焊取代铆接让潜艇外壳的水密性更加安全。
作为远洋潜舰,顾名思义,就是大白鲨级潜舰将成为中华帝国海军的舰队潜舰,可以跟随舰队远海作战,其基本要求就是续航力大、水面航速至少达到14节,否则不足以跟随舰队作战。
大白鲨级潜舰,由霍兰亲自主持设计和建造,排水量(水面/水下):1106吨/1587吨,主尺度:81.9米×6.9米×4.3米,主机:斯塔利NC型6缸2冲程柴油发动机4台(用于水面航行),普朗特X5型电机2台(用于水下航行),双推进轴。功率(水面/水下):4000马力/1500马力,航速(水面/水下):14.节/8节。燃油装载量:柴油89吨~92吨,续航力:水面14节航速时,续航距离为2950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