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部集中易开采,生产成本甚至比中国还低,所以也在这场钢铁价格大战中存活了下来。
于是,一场中英钢铁价格大战,最终让英国损失到吐血三升,中国赢得胜利,但却也给了德国钢铁和美国钢铁崛起的机会。
这让李卫国有些始料不及,不过他没有放在心上,他有的是办法。
很快,基于钢铁世界老大地位的中国政府开始了汽车价格战。
此时各国都开始研究内燃机,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汽车,但整体上都不如中国造的汽车,因为一些关键技术和资源无法掌握。
比如中国汽车的气缸发动机、轴承等材料,使用中国最先进的特种钢材料,里面甚至加入了碳化钨、镍铬合金等元素,国外无法生产这种钢材。汽车轮胎采用的橡胶。虽然全世界很多种橡胶,西方各国也寻找了很多种橡胶树,就是无法实现汽车用轮胎标准。他们都以为中国的橡胶来自吕宋州(菲律宾)的天然橡胶树,却不知道真正的原始橡胶树来自巴西热带雨林。李卫国故意让全世界都以为汽车轮胎只能使用吕宋橡胶树,把各国耍的团团转。
这样一来,中国一方面压低钢铁价格,却不直接出口钢材,转而支持民族汽车工业生产。汽车生产成本下降,但汽车销售价格却上涨了,中间获利巨大,让国外汽车同行羡慕嫉妒恨,不得不从中国进口各种发动机、轴承、轮胎等部件。
同时,中英两国相互承认专利权一事上,英国人突然发现自己吃了大亏,以前以为中国人不会创造,只会山寨英国人的发明,为此英国政府千方百计的主动跟中国签署专利保护条约。结果现在发现竟是自缚手脚,比如汽车的各部件相关发明和设计专利权,李卫国随便拿出一些历史上的经典汽车设计方案抢先申请专利,就让中国汽车行业大放异彩,更让英国人只能羡慕却无法去山寨,急的直蛋疼。
看到中国的汽车工业垄断世界市场,金灿灿和白花花的硬通货不断流入中国人的口袋,世界各国都是羡慕和嫉妒,除了英国之外,似乎没有哪国敢跟中国对抗。因为中国的军事实力强大,打败英国三次,打败法国、美国和俄国各一次,这种战绩已经被全世界公认为军事强国了。没有哪国愿意去惹一个军事强国,所以只能跟中国合作。
当然,李卫国的战术很成功,一手大棒,一手甜枣。军事压迫其他国家的同时,也不忘给他们点好处。比如加强经贸和军事合作。通过双边贸易互取所需,通过军事合作,对这些国家出口武器装备。中**事实力强大,很多世界级先进武器装备经历了实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