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中国国防白皮书 建元3966年版(3 / 5)

伪钞帝国 巡洋舰 4417 字 2021-06-07

转化为资本和国防资源。

同样蒙古工业基地也因为矿产资源而设立,临近陕西和山西地区有全世界储量最大、品质最好和最易开采的煤炭资源,只要铁路建成,就可以源源不断运往全国各地,保证中国其他工业基地的煤炭需求。这也是工业强国的重要指标之一,至少在十九世纪里,没有煤炭,就不可能成为工业强国。

接下来便是京津唐工业基地了,因为清朝首都在这里的关系,直隶地区还是有一些优势的,比如人口优势,可提供大量的劳动力,支撑工业发展的关键。另外还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地理优势,整个华北平原。交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钢铁、煤炭、石油这些资源都有,将来便会形成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工业,因为帝都的关系。这里将成为第二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最后是长江中上游工业基地,这主要是从国防方面考虑,一旦沿海工业基地遭到攻击,至少确保内陆还有完备的工业基地,可以随时补充国防消耗。

同时。为了能够让全国各地同时发展,不出现后世那种先沿海地区发达富庶,后中西部的情况出现,那样会造成严重贫富差距,指望先富带后富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李卫国决定同时发展,同时富裕起来,这样最大程度控制地区性贫富差距,社会治安将会得到有效控制。

不管发展哪个工业基地,李卫国都本着一个特点。那就是要致富先修路。想要变成工业强国,至少要全国铁路网大覆盖才行。因为西方世界从1840年开始,到1900年,其国内建设几乎全都在修铁路,六十年间,美国修了三十七万公里,法国修了六万公里,德国修建了五万公里,英国修建了三万公里,沙俄修建了两万五千公里。其中前四国实现了全国铁路网覆盖,经济实现了腾飞,直接将最后的沙俄甩了几条街,导致沙俄跟前四国的经济实力差距越来越大。导致一战才打到一半就被拖垮了。

李卫国对铁路非常重视,尤其一想到春节一票难求的情景时,他就会大笔一挥,在各地上报的铁路修建计划奏折上写下准奏二字。

在修路方面,李卫国毫不吝啬,大力予以支持。

出来工业基地建设和铁路建设之外。李卫国批准最痛快的便是军事建设了。

新中国如今完成了统一,其中大陆本土面积1300万平方公里,外加阿拉斯加州171多万平方公里,合起来便是1471多万平方公里。而沙俄帝国的国土面积目前是1570万平方公里,虽然比中国还多了一百万平方公里,但李卫国已经在远东对沙俄发动了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