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计划完满成功。
李卫国巡视过后,对于徐寿、华蘅芳等人完成一期海军扩张计划还是非常满意的,虽然为此李卫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高达2500万人民币的巨额投入,几倍于英国人的投资和造舰成本,换来10艘7000吨级铁甲舰却是值得的,因为这个投资为李卫国赢得了时间,海军东海舰队有了这十艘铁甲舰,便有能力在近海跟英国海军一战之力了。
李卫国此时缺的就是时间,所以不管花费多大的代价都不在乎了。
当然,这当中也不乏徐寿、华蘅芳等人的功劳,他们已经尽可能的节省资金了,除了建造第一艘铁甲舰时没有经验导致成本严重超出预算之外,其他各舰建造时都有了经验,大量节约了成本,否则2500万人民币根本不够,毕竟海军是一个巨大的烧钱机器,没钱的国家是玩不起的。
李卫国首要任务是来看这些七千吨级铁甲舰的,见任务目标圆满完成,李卫国也就放心了,这才有心情观看江南造船厂的其他成就。
七千吨级铁甲舰作为东海舰队的主力战舰,但依然是近海防御型的,根据李卫国制定的海军发展百年大计,从1866年开始,到1870年的这五年时间,将是海军的下一个扩张五年计划。
届时,李卫国的海军将从近海防御型舰队转向近海攻防一体型,战略目标也将从确保近海打败海上强敌,向御敌于国门之外转变。不但要阻挡英国海军从海上进攻中国大陆,还要确保中国周边海域的制海权,将英国海军势力从中国周边海域驱逐出去,彻底掌控北海、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制海权。
按照李卫国的这个海军发展计划,徐寿、华蘅芳、埃里克森等人开始设计研制远海战舰。
这边是正在船坞中开工建造的9000吨级铁甲舰,7号舰和8号舰。
这两艘铁甲舰不再局限于近海,所以吃水深度、船舷干舷高度、上层建筑都需要进行大改,不过基本设计方案改动的不是太多,只需要在之前的7000吨级浅水重炮舰基础上,增加干舷高度,重新安排上层建筑和火炮方案即可。
因此徐寿、华蘅芳等人敢大胆的直接上9000吨级铁甲舰项目,这种大胆也不是盲目,毕竟从欧美回来的大批留学生中,包括年仅十六岁的天才学员魏翰等都支持这个项目。
对于魏翰这个历史*oss,李卫国还是知道一些的,是清朝末年顶尖的造船设计师,历史上的他仅仅只在福州船政局学了几年,就可以担任船政总局监造职务,并主持建造了几乎近代史上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