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李卫国高兴的是,乔治号战列舰触礁搁浅,英军指挥官怀特准将投降了。
“这可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啊!”李卫国顿时兴奋的说道。
“恭喜主上,抓了一名英军将军,正好在决战前杀了祭旗,必将大幅度提振我沪军的士气!”
“没错,这是个好主意!”
“我也支持!”
一干幕僚们纷纷发表意见,几乎清一色的赞同杀怀特祭旗,提振沪军士气。
然而,只有李鸿藻持反对意见,他提议道:“大人可知前任两广总督叶名琛?”
李卫国点点头,对于叶名琛他还是有一丝敬佩的。这个叶名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俘,自诩“海上苏武”。人称六不总督,既“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将中华五千年官场精华发挥到了极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
只听李鸿藻说道:“叶名琛官居一品,文渊阁大学士,门生故吏无数,朝野上下地位显赫。如今叶名琛被英法联军抓走,如果大人能够用怀特将军跟英国人换叶名琛回来,必然得到朝野当中相当一部分人的好感。这对大人将来统领文武百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吴庸顿时朗声道:“好一个李鸿藻,果然想得长远。咱们都在想眼前的战事,他李鸿藻却已经在操心咱们大人将来问鼎紫禁城的事情了,高,实在是高,我吴庸佩服!”
“为主分忧而已,吴参谋长客气了!”李鸿藻急忙谦虚回答,同时看了李卫国一眼,等他决定。
李卫国心里很清楚。大清朝的统治根深蒂固已久,天下老百姓早就习惯了当奴才,想要改变他们的想法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要知道国内的有识之士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就开始寻求革命道路,但直到1911年才成功。这说明了一个问题,满清虽然腐朽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对汉人的影响力之深,世所罕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曾国藩李鸿章等汉族地主武装明明已经有足够实力推翻满清统治,却还心甘情愿的当奴才。
这是奴性问题,从满清入关开始两百多年的奴性。毒害非常深。
李卫国虽然已经在他统治的地盘内潜移默化的开始消除汉人对满清的奴性思维,这七八年来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如果李卫国突然说要造反推翻满清解放汉人的话,除了沪军集团上下必然拥护他之外,江南省和浙江省的一些开明人士和老百姓也会拥护他,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李卫国的汉人一定是李卫国的父亲,他是一个纯粹的老封建老顽固老不讲理。
连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