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新官上任(2 / 7)

驯鹰记 肖息 6187 字 2021-06-07

上任,不觉也有些伤感。

与常剑鹰不愿去做官相反,俞秋月从小就爱听大人讲清官断案的故事,也爱看清官断案的戏剧,还时常和一群小孩做知县断案的游戏,因此一直觉得做官特别好玩,现在有机会亲身经历,很是兴奋。但俞秋月并不是常剑鹰家眷,一个年轻女子和年轻县令一同去上任,确实有些不便,为了不影响新县令声誉,俞秋月扮作书童,将头发在头上挽成两个髻,像极了一个十四、五岁的小书童。

两人乘船沿昌江逆流而上,见沿岸陶窑林立,听艄公说,这里就是以生产陶器著名的昌南镇(今景德镇),昌南自古就出优质陶土,加上近年北方战乱,南方瘟疫,因此中原各地陶工纷纷来到此地,南北技艺融会贯通,使得昌南陶器工艺水平大幅提高,各地商人纷纷到此进货,就连西洋人也慕名到此买陶器。

一听说到西洋人来昌南买瓷器,俞秋月咯咯咯笑个不停,常剑鹰问其缘故。俞秋月说,听父亲讲,西洋人很喜欢昌南镇的瓷器,他们乘船不远万里来到大宋,就是为了购买昌南镇的瓷器,但西洋人很笨,他们不会说陶瓷或瓷器,只知道他们购买的瓷器来自昌南,于是只会说“昌南、昌南”,结果就把瓷器叫做昌南,他们甚至连唐朝和宋朝也分不清楚,最后把我泱泱大国都叫做昌南。

听俞秋月这么说,艄公也有同感,说他曾经遇到过几个西洋人,个个长得红眉毛绿眼睛,连三岁小儿都能听懂的话他们也听不懂,只会结结巴巴说“昌南”、“金子”。大家都觉得西洋人笨得出奇,为此有人还通过打赌证明了西洋人笨的程度,这人把一块上等好玉和一个昌南镇烧制的瓷器摆在几个西洋人面前,几个西洋人都对标着低价的玉器不屑一顾,反而都抢着出高价买那用土烧出来的瓷器。

众人听得哈哈大笑,都连声附和,俞秋月本来只是开个玩笑,没想到众人都这样认为,其实常剑鹰和俞秋月都见过马库斯等西洋人,只觉得他们除长相不同外,倒是没感觉他们和中原人有什么不同,相反以鬼王安东尼的聪明智慧,却远远胜过绝大多数中原人。

刚一下船,早有一群丐帮弟子迎了上来,看来丐帮消息果然灵通,只是这里的弟子辈分较低,领头的也只是个三袋弟子,见了常剑鹰,都纷纷鞠躬作揖,“师公”、“祖师爷”叫个不停。俞秋月很奇怪,上次分手前鹰哥还是小乞丐,为什么这次回来后,所有的乞丐见了鹰哥都要行礼喊“师公”或“祖师爷”呢,什么时候鹰哥变成了老乞丐。

常剑鹰解释说,自己的师傅原来是丐帮的老帮主,辈分上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