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上前一把抓住陈尧咨,说:“我听说皇上派你和曹利用去辽营议和,可有此事!”
“是……”陈尧咨见寇准发怒,低头不敢正眼看寇准。
“你们这是去做丧权辱国的事,你不感到羞耻吗!”寇准不依不饶,继续痛骂道。
被寇准在大庭广众之下痛骂,陈尧咨反而冷静下来,说道:“恩师息怒,我们都希望乘胜追击并一举收复幽云十六州,那是最好不过的事了。但从先皇太祖太宗开始到现在,打了五、六十年也未能收复。”
见寇准不再反驳,陈尧咨继续说道:“即使这次我们能收复幽云十六州,那辽国岂会善罢甘休,以后肯定每年都会战事不断,朝廷和百姓都不会得到安宁,现在每年用于战争的费用恩师最清楚,都在数百万,而战争造成的损失更是千万以上,若能以微小的代价换来和平,何乐而不为呢?”
听陈尧咨这么一说,寇准竟然一时语塞,陈尧咨见状接着说:“这就像契丹人驯鹰一样,以前鹰常常叼走契丹人的小羊羔,契丹人想尽各种办法猎杀鹰,却斩不尽杀不绝。后来他们捕获鹰后不再杀它,而是养起来给它肉吃,慢慢驯化,最终这些鹰不仅不再伤害羊,还成为契丹人打猎的好帮手,如今辽国就犹如一只鹰,灭不了它,但可以驯服它,为我所用。”
“说得有道理,”寇准语气明显缓和了许多,“可是我军取得了胜利,反而要赔钱议和,这岂不是会被天下人耻笑。”
陈尧咨分析道:“这次我军虽然取胜,主要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但也损失惨重,且并未伤及辽国元气,若挥师北上,则失去天时地利人和,辽军没有了退路,必然会作困兽之斗,到时候胜负难料。不如把握现在有利形势,趁辽军损兵折将之际和谈,就可以用最低代价换来和平,这犹如驯鹰一样,先得割点肉喂它,要是辽国要价太高,再战也不迟。”
见寇准还犹豫不决,陈尧咨凑到寇准耳边悄悄说:“皇上已经下了圣旨,无法更改。”
“那皇上有什么要求?”
“不得割地,年贡最好不超过百万。”
“百万!你告诉曹利用,要是超过三十万,提人头回来!”寇准气冲冲说道。
陈尧咨唯唯诺诺不敢反驳,辞别了寇准后才发现自己出了一身大汗,见到曹利用后将寇准的意见转告,听说宰相也不再反对议和,曹利用稍微松了口气,但一听说限定年贡不得超过三十万,曹利用又发起愁来,这年贡太少,又不准割地,契丹人一定不会同意,幸亏皇上同意百万以内,到底契丹人要价多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