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战场,并派出探子刺探敌情,同时派信使上报前线宋军,直到探子回报,辽军骑兵已全部撤退,才暗暗松了口气。
与此同时,前线宋辽两军正在黄河两岸酣战,宋军虽然人多,但阵型松散,各自为阵,士气低落。面对凶猛的辽军攻势,宋军节节败退,形势岌岌可危。
在寇准的一再请求下,宋真宗终于坐不住了,亲自上城墙来鼓舞士气,后面跟着一身材高大的带刀侍卫,左右两边分别跟着一老一少两个太监,体型瘦小,亦步亦趋。
远近各路宋军见到皇上的黄龙大旗,都欢呼跳跃,高呼“万岁”,使得宋军士气大振,个个奋勇冲杀。眼见辽军节节败退,辽圣宗和萧太后在护卫的拥簇下,也亲自到前线督阵,见到辽圣宗杏黄旗,辽军也稳住了阵脚,一时间双方相持不下。
见宋军攻势如潮,萧太后很是疑惑,根据得到的情报,在宋真宗御驾亲征后,宋军前线各地兵马纷纷前往澶州护驾,造成宋军两翼和后防空虚。因此表面上自己率大军与宋军正面对峙,实则派南北两院大王分别率兵从东西方迂回到宋军后方,偷袭其空虚的军需库和京城,和自己前后夹击,算来宋军应该大乱,为何还不见动静?反而攻势如潮,难道情报有误?或者偷袭失败?
正在疑惑之际,却传来消息,东线偷袭宋军军需库失败,南院大王萧达凛阵亡。萧太后闻讯大惊:“我军中了埋伏吗?难道情报有误?领头的宋军将领是谁?”
很快跟随萧达凛偷袭宋军军需库逃回来的副将带着一支粗大的箭过来报告,说:“宋军军需库确如情报所言,只有几千散兵游勇,领头的是个无名小卒,但宋军阵中有几个妖道甚是厉害,空中祭出箭雨,将我铁骑射杀大半,元帅也不幸殉职,这就是射中元帅的箭。”
萧太后和众辽军将领见这箭又长又粗,像根长矛,都不禁大骇,这哪是平常人能使用的箭?护送萧达凛回来的卫兵说,这箭确实是从那些妖道所在的哨楼上射出来的,哨楼离元帅中箭的地方足有三百多步远,要说是长矛,力气再大的人最多只能扔出一百来步远。但如果是箭,那需要多大的弓才能射出如此粗大的箭,这不是凡人能够做到的,难道真是天兵天将使用的神器?
萧太后连忙询问这些道士来历,探子说是茅山派道士张绍英。辽军营中有不少中原武林高手,都只听说茅山派掌门人朱自英会御剑术,没想到其师弟张绍英竟然会御箭术,宋军有这样的奇人相助,难怪战神萧达凛都难以抵挡。
南院大王萧达凛是契丹战神,北院大王耶律休哥则是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