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峨眉三杰(2 / 5)

驯鹰记 肖息 4573 字 2021-06-07

的道士大多数都是这一派。

相对道教而言,佛教传入中原较晚一些,绝大多数寺庙只吃斋礼佛,并无武僧,仅嵩山少林寺在建寺之初,许多民间高手投奔寺内作杂役,更得达摩祖师在嵩山面壁八年,悟出许多武林绝学,因佛教悟禅之理与修炼内家心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一旦融入中原武功,使之内外兼修,使得佛教武学后来居上。尤其在宋太祖拜访少林寺,将太祖长拳和棍法传授给少林僧人,少林方丈福居和尚将其融会贯通后,使少林武功成为中原武林翘楚。

接着说起峨眉山和峨眉派,长青道长更是口若悬河,原来这峨眉山自古以来就是道教仙山,传说吕洞宾、赵公明均在此修炼成仙。而最早在峨眉山中开山立派的也是道士,现在从山下到山顶有纯阳殿、药王殿、财神殿、玉皇亭、三清殿等多个道观,这些道观的观主都是长青道长的师弟师妹或其徒弟。

其中名门正派的“英雄豪杰”之峨眉三杰,就是指长青道长,和其师妹纯阳殿的长云道姑以及其师弟三清殿的长乐道长。长云道姑出家前是个绣女,绣得一手好蜀锦,但在这盗贼横行的乱世中,没有一点功夫很难自保,长云道姑就将绣花针作为武器,藏于袖中,将那些对自己图谋不轨的人刺得落荒而逃。后来投入峨眉派,师傅对长云道姑把绣花针作为武器很感兴趣,研究一番后认为绣花针太小,威力不足,于是将其换作一根钢刺,如发簪大小,套在指环上,藏于袖中。经长云道姑练得出神入化,威力大增,被人称作“蛾眉刺”,成为长云道姑的独门绝技。

长乐道长原本是少林寺达摩院执事“苦罗汉”座下弟子,有极高的天赋,却不满于寺庙清规戒律,于是外出修行,一次偶然机会遇到长青道长的师傅,两人说起武功修行甚是投机。长乐道长发现道家的清心无为、无拘无束正是自己追求的修行,道家内功也是自己最感兴趣的武功,于是改投到峨眉派门下,成为一名道士。长乐道长将少林金刚掌、龙爪手等刚猛武功融入到峨眉派五形拳中,成为当今武林将佛道武功结合得最完美的人。

峨眉山僧人相比于道士,也入住峨眉山较晚,但在宋太宗时期得到了迅速发展,现在山上的寺庙比道观还多,如伏虎寺、中峰寺、卧云寺、白水寺、光相寺等,山上僧人也比道士多,但都吃斋礼佛,未见有练武的。此外还有许多隐士居住在山中,但无人立门收徒,所以历代峨眉派弟子都是道士。虽然山上有众多道士、僧人和儒士,却无门派之争,这些人反而时常在一起讨论佛经道义、交流武功、切磋棋艺、吟诗作画,虽然信仰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