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国家祀典内容之一,所以孔庙的特点是庙附于学,和国学、府(州)县学联为一体。庙的位置或在学宫的前部,或偏于一侧。南京夫子庙是前庙后学的布局,孔庙、学宫与东侧的贡院通过考试来取士的考场组成三大教古建筑群。
说道孔庙就不得不说道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rì,即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rì,即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chūn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chūn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全中国各地也有是孔庙祭祀孔子。
孔子所处的东周王朝chūn秋时代,西周社会以血缘氏族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崩溃瓦解,而基于化认同的汉民族共同体正在形成。这是中国人的化自觉最初发生的年代,古典成为时尚,一些人开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问题,原先由贵族所垄断的化教育也正逐渐流入民间。孔子正是这时代jīng神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遂开战国诸子百家之先河。
明朝的孔庙有一定的布局形式。一般前设照壁、棂星门和东西牌坊形成庙前广场,棂星门前设以半圆形水池,称为“泮池”夫子庙的大照壁位于秦淮河南岸,建于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全长110米,气势磅礴,为中国照壁之最。泮池是孔庙的特有形制,源自于周礼,而夫子庙凿秦淮河为泮池,是唯一利用天名河道作为泮池的遗例。岸北为石栏,有“天下枢”牌坊,游人至此可凭栏小憩,浏览秦淮河风光。
院内植有银杏八棵,古灯对称有致,中间一条笔直的石砌甬道通向大成殿前的丹墀,此丹墀是祭孔时举行乐舞的地方,正中竖立一尊青铜孔子塑像,高418米、重2500公斤,是全国最大的孔子青铜像。两旁石阶有每尊高180米的孔子弟子颜回、子路等十二贤人汉白玉塑像分班侍立。巍峨庄严的大成殿,重檐飞翘,斗拱交错,龙吻脊中有双楷戏珠立雕,双重飞檐中海蓝sè竖匾上三个金sè大字“大成殿”,是姬鹏飞的手书。
学宫位于大成殿后街北,原有“东南第一学”门坊,包括明德堂、尊经阁、青云楼、崇圣祠等古建筑。明德堂是学宫的主体建筑,科举时代秀才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