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内外所存的部族甚多,为求境内稳定需要驻军,此时要出兵中原是分配不出足够兵力。对那些心系中原繁华的诸侯来说,没有争霸的价值。
从战略上看,公孙瓒眼中的袁绍军队战斗力不如自己,而且河北富有,河北和辽东二者选一不言而喻,只是事实上并没有公孙瓒自己所以为的顺利。
最后要说,公孙度绝对不是省油的灯。
公孙度的同乡徐荣乃董卓部下,虽闻徐荣曾先后打败过曹cao与孙坚,但占兵势之利,尚有争议之处,不过能在凉州军团内占有一席之位,勇悍之处不必细述。
那年董卓协天子在手,为牵制关东诸侯,在各地设立州牧郡守,例如荆州的刘表,那徐荣就向董卓推荐了辽东同乡公孙度任辽东太守。
辽东与洛阳相差数千里,董卓只能借朝庭给公孙度正名,但实质上无法提供兵马粮草等实利。
不过就像刘表单骑入荆州一样,公孙度也几乎凭一己之力控制辽东。
当然,不同的是,公孙度是辽东本地人,会有一定的实力后台。刘表则靠拉拢蒯、蔡等本土豪族一起铲除地方势力霸占荊州,其中是一场赌博,比如过去多任州刺史,蒯氏兄弟能看中刘表是眼光之余,也不能不说是刘表的运气。
公孙度来到辽东没有做多余的事,首先施以严刑厉法,制造口实对不依附豪强进行根本xing的铲除,不到一年时间全面占据辽东。
直到初平元年(190)中原军阀与董卓大混战,公孙度趁此自封辽东侯,更自建平州任其州牧,挟着声势全面出兵,对高句丽、三韩等落后地区南征北战,在不久的将来便要占据了现今辽宁林、吉林、朝鲜及黑龙江部份地区,相当于近代ri本在华时建立的伪满州国。只是一般的中原人对“大辽东”地区认识甚小,不知道公孙政权覆盖之大。
不仅占有了土地,公孙度还吸纳了不少从中原逃难的流民及名士,一时间地多人广。公孙度便使名士以教化施于民,使民务实于生产,“大辽东”的落后得到发展比之于中原的繁受到破坏,已经可以说王霸一方,也算最早能称王的一方。
并非不打辽东的主意,而是河北乃至中原并没有人具备这个实力,莫说公孙瓒及袁绍,当曹cao君临北疆时也没有对平庸的公孙康用兵,虽说大环境战略因素左右,但公孙度势力在大辽东地区实在是占尽天时、地利及人和,用兵辽东宜三思后行。
“公孙度之大略乃割据辽东,一方称王,若能公孙同姓与之结交以为后援,幽州无忧。”简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