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乡,也总算是有那么一点排场,只是这个组合也实在太有特色。
进入雁门后过了一个夜。
虽然雁门这些边地如今说是三不管地带,但实质该是无政府地带。因为由无中央管辖的地方官员、小数民族部落以及地方豪族共同治理的,地方官员只是明面上的白道,而小数民族部落和地方豪族就是不同势力的黑道帮派,各自平衡地维持利益,但受苦的都是百姓,因为黑白两道的游戏筹码都是来自百姓的生存资本。
幸好雁门邻近代郡,代郡乃幽州牧刘虞的地方,不与盛世相比,就按基本需求,说幽州在这个时候是汉国较为理想的天堂也不为过,至少这里会种田会经营生产的人多,社会环境也相对和谐,省级行政长官的头衔也足够响亮。
说回来这个代郡,其太守叫做刘恢,至于是不是汉室皇帝的宗亲,这个别人也不多讲究,因为在刘虞的光环底下,百姓对姓刘的都会有些好感,所以刘备的皇叔光环也是等曹操将其引见刘协之时,才被最终确定下来,之前光靠刘备一把嘴在说,是与不是也是没有太多人在意,也不重要。
这个刘恢按照刘虞的政策,把代郡治理得还是有些声色,对周边城郡也有良性影响,至少雁门的黑白两道都会看代郡的天气吃饭,就好像**十年代的大陆沿海城市会盯着邻近的经济特区来吃饭一样。
当白楚峰等人的队伍进入代郡之后就是无忧的前进,沿途的补给也算充足,至少有钱还是能买到东西,换做其他乱得不可开交的地方,民意调查搞一批人问:“要黄金还是要肉包子”,估计倾向后者的选择会多一些。
队伍的脚程并没有因此快了,反而因此被那些以米莱为代表的商贾以市场考察为名,把速度都拖慢了。
第三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