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旁听生在襄阳书院也是有先例的,张机的两个得意弟子张清、张洁兄妹就是书院的旁听生,只不过这种例子很少,而且,旁听生不享受正式生的许多待遇,比如免费的一曰三餐,免费的书本纸张,而且座位会在教室的最后面,
听说可以让阿丑做个旁听生,黄承彦已经喜出望外,他也薄有家产,又有蔡瑁做后盾,倒不担心付不起那些费用,至于坐在最后也沒有关系,一个教室顶多三十名学生,价码在最后也可以听清老师讲得什么内容,
看着连声称谢的黄承彦,刘欣摆了摆手,说道:“你先不要忙着谢我,阿丑进书院读书,所需费用可以由州牧府一应承担,她和裕儿熟识,我也可以让人将她的座位与裕儿安排在一起,相互也有个照应,但是,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黄承彦起初挺高兴,这样一來,阿丑这个旁听生与正式生也沒多少区别了,甚至有些方面还可以沾沾刘裕的光,但听说刘欣还有条件,不由踌躇起來,黄承彦明白,自己除了还有那么点才学以外,其他方面还真沒有什么是刘欣需要提条件的,但是,黄承彦就是不想束缚自己而始终沒有出仕,于是赶紧说道:“只要不让小民做官,其他的条件我都可以答应。”
刘欣盯着他看了一会,淡淡地说道:“你不用那么紧张,我知道你是个隐士,不会强人所难的,你常去德珪家中,也知道如今荆州发展迅猛,急需人才……”
黄承彦慌忙叫道:“大人刚才明明答应小民……”
刘欣笑道:“我不是叫你出來做官,我知道你平曰里与司马徽、庞德公这些人多有來往,当然了,这些人都是些隐士,不会愿意出來做官的,我是想问,你可知道这些人的弟子里面有沒有比较出色的人才,如果有的话不妨推荐几个过來帮帮我。”
黄承彦沉吟片刻,突然问道:“大人是怎么知道我与他们相交的。”
刘欣当然不能说自己是从史书上看到的,见他问起,只得打个哈哈说道:“你也算博学多才,难道‘州牧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这句话沒有听说过吗。”
黄承彦侧着头想了想,一脸茫然地说道:“请恕小民愚钝,这句话还真沒有听说过。”
刘欣心中暗自好笑,这句话我今天第一次说,你当然沒有听说过了,你恐怕连“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都沒听说过,好笑归好笑,刘欣还是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说道:“过去沒听说过不要紧,现在你知道就行了,你总可以推荐几个人选给我了吧。”
黄承彦沒有办法,沉思半晌还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