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釉里红,几乎都是景德镇所产,北方瓷窑无出。这说明。这种瓷种对原料的要求极高,不是什么原料都能烧制出来的。
没有办法,皇太孙的“要求”,附带着圣旨一起来地,对于一个“草民”来说。林雷这就是容不得拒绝的绝对命令。林沐风不敢怠慢。从馆驿走后,马上就带着张风去了窑上。
一般来说。南方的瓷土原料要比北方瓷土细腻。林沐风对着一堆瓷土神色变幻了半天,才让老孟去找柳若长,借了一个药店用的铁质“药碾”来,专门让一个工匠放下手中地活计,把瓷土放入“药碾”,用脚用力来回不停地碾压。
张风摇了摇头,“先生,你要是作甚?这是药铺用来碾药的家伙,你咋让人碾起瓷土来了?”
林沐风苦笑道,“阿风,除了这种笨办法和土办法之外,我实在是无计可施了。这一次我们要搞的青花釉里红花瓶非同小可,任何一个环节都大意不得!”
“什么是釉里红啊,先生?”张风若有所思地问道。
“就是红色的暗纹在釉面的内部,釉面光洁色彩艳丽,釉下的暗纹具有灵动感。”林沐风比划着,给张风灌输着瓷器知识。这一段时间以来,张风对制瓷和琉璃内画已经初步入门了,假以时日,接过林沐风的“班”,自成一代制瓷工艺大师指日可待。要知道林沐风言传身教的是,来自于古今融合后并加入了一定现代工艺理念地制瓷技术,绝对超前于这个时代。
工匠不停地碾压着,从上午一直到下午。不要说工匠本人了,看着他重复着如此机械简单的动作,就连张风都有些不耐烦了,“先生,差不多了吧?”
林沐风摇摇头,“每半个时辰搅动一下,继续碾压!”
第二天上午,林沐风俯身从一小堆瓷土抓起一把,对着初升的红日迎风扬去,沸沸扬扬的瓷土在阳光下熠熠闪光,似是一个个带着光环的小精灵一般漫天飞舞着。
瓷泥制成。第一步是塑胎,这种非常复杂的泥胎,老孟这些工匠们虽然也勉强能做,但林沐风还是亲自动手了。天球瓶的胎,难就难在其瓶身呈现出非常圆润的流线圆弧,这对塑胎手法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任何一个细节的处理不当,或者说局部与整体地连接不协调,就会导致胎体的变形。这种变形不经高温煅烧,用肉眼是观察不出来的。
单单是这么一个胎体,林沐风就弄了好几个时辰,一直到日落时分才算结束。修了又修,张风默默地蹲在一旁,仔细端详着,揣摩着,从林沐风的手法中学到了不少东西。
塑胎完毕,需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