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成了现在地曹林。倒是拿了镜子的林喜和赵长山两人,找人把那碎了的镜面重新镶补到一檀木匣子上,又把从刘盛晶这里讹去的两颗小东珠放在里面,献给了宫里比较得宠的田妃!之后,两人一路升迁,虽说比那些秉笔太监什么地差的还远。在宫里到也算是一号人物。可是地位高了,脾气也就涨了,除了偶尔放点儿消息出来,两人却是没再到这居仁堂坐过。
“楚大人连他老子都杀了,也没见他能把小北荒怎么样,再抓了他儿子,他还不是照样只有干瞪眼?放心吧,没事儿!”刘盛昌不在乎地说道。
“掌柜的,老曹,你们说。朝廷会把这豪格怎么处置?”刚刚那伙计又问道。
“当然是杀了!他可是皇太极的儿子,京师都被他老子围过两回,这是多大的仇?皇上凌迟了他都是轻的。”曹彬说道。
“掌柜的你咋看?”伙计又向刘盛昌问道。
“这个可难说。朝廷那能想得到?”刘盛昌摇摇头,突然站起来摇摇头,朝着店里面走了进去:“还是莫谈国事,把咱们的事儿做好就成啦!”
“莫谈国事?哼,前段日子,也没少见你跟那两个老太监瞎鼓捣。”曹彬在后面看着刘盛昌的身影。想着前几个月那两个老太监来居仁堂,跟刘盛昌商量事儿,自己送茶地时候偶尔听到的啥糊弄朝鲜人的话,暗暗撇了嘴。城里的那些老百姓一样,兴奋的无以复加。尤其是祟祯,自从登位以来,就屡受东虏建奴之扰,甚至连自己的京师都被皇太极围过两回。可以说,要不是皇太极觉得时机不到。又害怕攻打京师会引得大明各路官军齐集,连北京城他恐怕也保不住。如今。皇太极的儿子被抓了,虽然不关大明官军的事儿,可祟祯依然把这些功劳都记到了自己的头上。早早地,这位皇帝就升朝上殿,坐在自己的宝座上焦急地等待着前去提人的锦衣卫。一张脸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憋得通红!
“皇上。锦衣卫都是骑的快马,很快就到了!”大太监王承恩站在祟祯宝座侧后方。看到主子激动的面容,自己也忍不住一阵心思荡漾。多少年了?今天总算可以出口气了。
“嗯。”祟祯稍稍出了一口气。缓解了一下心情,看了一眼丹墀下的群臣。想说几句话振奋一下士气,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想了想,也只好放弃,继续坐在那里等着。而他不说话,百官自然也不敢说什么。大家还以为祟祯想着该怎么处置豪格呢,也都纷纷在心里打起了草稿,想着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
就这样,时间逐渐过去。随着一名大汉将军走进大殿,众人的心都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