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到北部地区的话,最少也是几个月之后了,这是一场大战,一场针对这几百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国的大战,战斗只是战争的一个方面,道路建设和城市建设是必须要跟着战争进行的,前者可以减轻后勤的压力,庞大的,700万平方公里的澳洲大陆,中间还要通过两个沙漠,要想穿过整个澳大利亚,进入到另外一边,彻底的把澳大利亚,纳入到中国的版图之中,军事上面的压力,几乎是没有。
别说澳大利亚把大部分的军力,都放在欧洲,现在不太可能在短时间调动回来,就算他没有把全部的力量放在欧洲,随时都可能调动回来的情况下,澳大利亚能够发挥几分之一的力量已经算是不错了。
更别说建军思想,武器装备,甚至是训练水平上面的全面差距的,澳大利亚军队甚至连欧战的基准线都不到,跟别说跟高于德**队战斗力的中国相比,炮火优势,灵活运用,甚至是特种部队,舞步完爆他们。就算澳大利亚能够发挥出全力又如何,实力上面有着巨大的差别的,这个差别,不是说弥补就能够弥补的,对于中国来说,只要干好自己的本分的,澳大利亚就会成为一个成熟的果实的,落入到中国人的怀抱。
所有被抽调的建设人员,会从兰芳集中到东帝汶,他们会在东帝汶做出简单的停留,然后跨越不算太宽的海峡,进入到澳大利亚,这样的举措,会持续到冬天到来的时候,届时,最少会有70万左右各种专业人员,进入到澳大利亚,同时前来的,还会有5万辆以上的各种专业施工车辆,只有这些全部到位之后,对于澳大利亚的大规模建设才会兴起。
这是第一年,进入到冬天之前的主要任务,到了第二年,会逐步的扩大,争取把中部给拿下,以中部为核心,把澳大利亚的边边角角都给占据了,然后,第三年才是拿下澳大利亚最繁华的地方,这样的方法,在心中多多少少有些迟缓,可是却是目前能够选择的最佳的方法,因为稳定,更加合乎张孝淮的把握。
这样的缓慢,有一个问题,不是澳大利亚方面的,而是自身的,如果战争在三年之内结束,到时候澳大利亚的归属权,就很成问题,可在中国的研究之中,世界大战不会这么容易的结束的,英法美德,甚至是俄罗斯,这些国家,在从1913年开始一战之中,损失惨重,可都没有到最后的阶段,协约国的整体力量,是在同盟国之上的,这一点,在开战这么长时间的,所有人都清楚的,历史上,德国没有支援,独立抵抗协约国的攻击,最终失去了信心。
可这个时代,因为中国的出现,德国不再是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