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系统之下的新的战法,指挥系统的极限只是9艘主力舰,或者说不是极限,未来再多几艘同样规格的火控的主力舰,或许还可以,重巡,轻巡这些舰只,本就不能够介入到主力舰级别的战斗之中,算是抛开,以前训练过的重巡配合主力舰的,现在只能够放弃。
如何让九艘战舰,更加的机动灵活,如何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指挥系统的,这是他们关注,一方更加熟悉指挥系统,一方更加熟悉现代海战的精髓,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最佳的选择,只是舰队的配合就有数十个之多,指挥系统让战列线落伍,可是战舰的功放本身也有客观规律,符合这个客观规律的情况之下,战舰的威力才会更大。把零散的战术跟指挥系统相结合,用比较强横的火炮的力量,对准对方的时候,舰队的威力又提升了一个档次,防护起来也更加扎实到位。灵感的火花一个接着一个,最终,确立了一个基本的训练和操行大纲。
程璧光和舍尔,还有德国特混舰队的高层人员,都有出力,正在紧张进行之中,一封电报的到来,打破了他们之间和谐的气氛,原来,程璧光要回去了。
这让舍尔有些不舍,舍尔还没有来得及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能不能再缓几天,训练大纲马上就要形成文字,甚至在训练之中找寻他的漏洞了。
程璧光主动的告诉舍尔,战争爆发了,他必须要回去,谁也不会想到,在西北和英国都在香港附近厉兵秣马的时候,战争居然首先在东南亚爆发了。
让回去的原因非常的简单,婆罗洲那边有了变化的,英法因为被战争拖住,没办法对婆罗洲进行干预,可是印度尼西亚,已经是荷兰最后一个遮羞布了,小国寡民的荷兰,也只能够依靠印尼殖民地的收入,才能够过上他想要过的生活的,一旦少了印度尼西亚,荷兰的档次会连续下降很多。
故而,荷兰甚至连现在如火如荼的欧战都顾不得,冒险的派出了大量的人员,不远万里,来到了印度尼西亚,作为整个印尼最大的一个岛屿,婆罗洲,英国可以不管,荷兰就不能不管了,还要花大力气管。
用曾经海上马车夫的运输能力,荷兰几乎把国内的军队都给运过来了,甚至还招募了 一些新兵,正式这个,给了荷兰勇气。
说起来,一战比历史上提前爆发,甚至没有出现萨拉热窝事件,原因就是英国的几名情报官来到了婆罗洲,并且发现了婆罗洲的真相,可是他毕竟没有进入到深入,再加上战争的打断,荷兰人从英国那里,知道了在婆罗洲有上百万的中国人,拥有了必要的武装,他们的心中,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