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从来都不是单一,一成不变的,他有无数的可能,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方面,却可以在另外一个体系之中融合,而材料的发展,让战舰,装甲,火炮这些跟材料息息相关的产业直接的受益了。
拿火炮来说,不同于发动机和其他的,火炮本身就是一个极限的行当,设计师只有根据炮管的强度,设计火炮的炮弹,必须要保证一定的激发次数。当火炮的炮管强度不断增加的时候,或许会造成浪费,这个增加炮弹的威力就可以了,炸膛是怎么个原因,就是因为炮弹强度过大,强度更高的炮管,代表这更大威力的火炮,在火炮的各种其他附带条件没有出现的时候,这是一个朴素真理。。
火炮独特的特性,造就了他的大发展,短短5年时间之中,西北远程火炮一直放在155上面,关于155火炮的炮钢更新了4次,强度每一次都有巨大的增加,整体结构也跟随着炮钢,更改了几次,就形成了5门不一样的155炮。,本身亮出最后一门就可以了,但是5年的时间,还远没有到155被淘汰的时候,哪怕是最普通的克虏伯的155,也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战斗力,退出了主力之中,也可以作为支援火力,甚至是二线部队和独立部队使用,在这一次阅兵之中,为了展现力量,也把它们拿出来了。
阅兵之后,这些火炮在逐步的退出西北军的序列,甚至连最初的2种火炮也是同样,威力太小,且笨重,跟新式火炮相比,差别巨大。一个最鲜明的例子的,最新的1913级155火炮,他的装药威力,是最初的克虏伯的2.5倍。装药量不代表一切,可是基本上火炮的威力就确定了,最新的比155的,射程最少长了一倍以上。威力和穿甲性能,也有较大的提高,威力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了,到了1913式的时候,火炮炮管的实力。也达到了某种程度了这样的炮管,不易在提升了,再提升,整个火炮的价格和加工的难度也会比较大幅度的上涨,这种情况之下,西北更多的是从结构上面做文章,会考虑到炮弹的流体结构,管身自紧,甚至是口径倍数,那就是另外一个意义的东西。也是阴山基地,正在努力的。
当最后,1913式的火炮,正式亮相的时候,所有懂得火炮的,都被他吸引了,比起最前面的155克虏伯,长出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炮管,会给火炮带来更大的初速度,一些懂得火炮的武官。甚至在疑惑,为什么可以制造这么长的炮管,使用的材料到底是什么,这个火炮的威力是什么。为什么制作这么长,看起来炮管也没有厚重的火炮,能够承受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