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安全的了,可是英国人的商船大量的损失,虽然从美国人手中高价的购买了一批,可是缺口还很大,为此,商务部的人员几乎跑遍了整个世界,得到太古的提醒,他们才发现,原来在远东,江南造船厂是可以生产万吨级快速商船的,质量很高,太古就曾经订购过几艘,性价比比较高。一方面是真的需要,另外一方面,英国高层,还想着借这个机会试探一下西北跟德国之间的关系,双方几乎都有接触的想法,一拍即合,初步的订单就下达了,2400万英镑的商船订单,200万英镑的试探性军用物资的订单,就这么完成了。这些东西,本身就是西北大量生产,几乎在接到订单的同时,当预付款到账了之后,龙骨就立刻的在江南造船厂铺设下来了,至于军用物资,上海本身就有大规模的仓库和货场,从中间调集一部分,立刻可以装船。当然了,西北只是负责把这些物资送到苏伊士运河,接下来的,就由英国负责,货到付款,本来前往巴士拉的商船就不少,去苏伊士运河,不过是转了一个弯,从波斯湾这边,转向红海那边,多绕行了几百海里,获得的报酬不小,几艘商船而已,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就运过去。这么高的效率,完全出乎了英国人的意料之外,他们发现,自己有些小看了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力,想想遍布在全球市场的中国制造,这个已经觉醒,不再愚昧的工业帝国,似乎拥有着让人难以想象的实力。军方人员,在苏伊士运河那里,把货物给验了一遍,发现货物的质量很高,都是一等品,价格上面,也跟向美国方面下达的订单的价格稍稍低一点,战争时代,要武装数百万大军持续作战,需要的军用物资是海量的,如此质量,如此速度,如此的价格,这让军方动了心思,把报告打上来,希望能够给西北方面,更多的订单。不过军方订单,关系重大,不是陆军部能够决定的,最终,还是让亨利首相过目了一下,亨利权衡多方面利益,美国方面不能得罪,该有的订单还是要有,最少要喂饱了美国,才能够把美国拉上战车,至于西北这边,也可以增加一点,任何一个国家,工业生产能力,都是有一个极限,这个数字固定之下,英国方面从中间划拉的多了,德国方面自然就少了,这也是一定层面上,削弱德国的力量。或许军事上面的实力,英国暂时不是德国的对手,可是比有钱,占据着世界霸主地位长达数百年的英国,几百年的累积之下,所拥有的财富总额,不是德国能够比拟,英镑作为世界兑换的主要货币,是世界金融的基础,发行方却是英国政府,这是先天的优势,很快的,接下来一笔笔的订单就下达了,总量几乎超过了之前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