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几乎不可能出现,他们甚至会怀疑,蔡锷是不是在准备叛乱了。
静悄悄的操场上面,整齐蹲下的士兵,还有笔直的站立值星军官们,唯一动弹的就是通讯员了,操场上有广播,却不可能覆盖的这么大的范围,他们临时安装了一些喇叭,最终检查着广播的线路,位于操场四周,36个巨大的喇叭,足以让数万平方米的广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清晰的听到广播之中的一切。
看着一个个竖立起来的喇叭,沉重的压力慢慢袭来,下面所有的军官将士,都在嘀咕,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广播里面,是静悄悄的,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沉重的压力压在所有人的心中,第一师之中补充了一部分的新兵,可是新兵的人数不到总人数的2o%,经过了极为严格的训练,所有士兵都训练有素,实力不在之前之下,特别是参加过前面一战的人员,对于出征和紧急集合不算陌生,可是前面那一次丝毫都没有这一次那么的郑重,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么的郑重的。
因为西北学习传统,全部的士兵,包括新兵在内,都可以掌握2oo字以内的常用汉字,可以正确的签名和写一些简单的书信,借助着字典熟练的读报,他们心中盘算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严格的纪律让他们没有交头接耳,没有去询问,1o分钟,只要1o分钟就好,他们就能够知道到底是为什么。
军营已经做好了准备,其他的准备也在悄悄的进行,如同流水一般,融入到了包头之中,等待着图穷匕首见的一刻的到来。
包头从最开始的时候,就是以户籍为基础,街道,社区,村庄等相结合,小城市有小城市的好处,没有过去的一些条条框框,来的都是新人,只要最开始的时候,树立起了规矩的话,接下来,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
借助着这些基础的体系,很多事情悄无声息的安排了下去,准备可能是一天,甚至两天前就进行了,现在一切都准备就绪了,上午7点3o分,在不少人还在吃早饭的时候,凄厉的警报声,在整个包头响起,这让已经有了3oo万人口的包头,立刻紧张了起来,经过了一番的紧急通知,所有工厂都暂时停工,工人和民众们被通知聚在一起,收听广播,广播的时间,就在1o分钟以后。
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广播已经深入人心了,不但是包头,甚至现在西北控制的其他城市,也都建立起来了一个完善的广播网络,包头的大部分政令和通知,都是依靠着广播网络普及。
&nb万人的庞大的城市,不到1o分钟的时间,通知到所有人,这不但代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