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广播塔(3 / 4)

钢铁时代 十年残梦 3208 字 2021-07-29

人绝对是当仁不让的主导,甚至未来的地位,会是包头电子行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的。

“已经完成了测试,城内发射端也反馈过来讯号了。”江振华点点头说道。

除了这个高塔之外,在城内的研究所里面,也同样有一套机器,可以通过简单的电子讯号,进行一些传输,不用让人的来回的传递信息,这个已经有了远程互联和无线电发布的雏形了,只不过,这个体积还要降低下来,目前,在无线电广播之外的另外一个研究所里面,关于便携式无线电收发机的研究也在继续的,目前制作出2公里之内,比较可靠的便携式无线电收发机已经出来了,大概在35公斤左右,这跟杨元钊的预期有着很大的差别,在杨元钊的心中,一台无线电收发机的重量,应该控制在15公斤以下的,至于可靠传输的距离,应该达到15-20公里左右。

这样的距离,对于一场战役来说,应该有一定的战术作用,前方和后方之间相隔15-20公里,有几台发电机组,相互联通,能够控制相当大的一个战场的区域,一定程度上面有联通作战还有信息站的雏形。

科技的发展,每往前一步,都需要相当的发展,现在,包头只是解决了有跟没有的问题,未来的路,还需要继续的努力的。

“播音员找好了?”杨元钊问道。

“都在另外一个房间做准备。”江振华指了指旁边,在这个只有80平方左右的房间之中,除了最大的是作为播音间之外,还有两到三个小房间,用于更衣室和一些其他功用的房间。

播音员,绝对是杨元钊按照后世的情况,选择出来的,对于包头,对于整个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创举的,用专业的,吐字标准的播音,但是这个标准程度,杨元钊想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用普通话,北方的方言,本就相差不大,没有南方那么的复杂,十里八村,都会出现听不懂的情况的,但是杨元钊已经决定了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以北京官话为基础。包头真正能够说的很好的人的不多,在决定兴建广播电台开始,杨元钊就开始培训这个,借助着新华字典,让他们一点点改变,勉强可以吐字清楚。

真正的历史之中,在广播电台刚刚出现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这么多,各地的方言,俚语之类的繁多,也就是当商业化运作,广播电台进入到政府的视野之后,才逐步的变成了标准的播音,以保证广播笼罩的范围之中,都可以听懂这些话。从后世咨询时代走来的杨元钊,在第一时间,就决定用最标准的,省的以后再出现问题。

三个播音员走了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