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行进,整齐的步伐,威武的军容,让杨元钊连连点头,果然跟王金铭说的,是精兵。
半年前,在火车上,遇到冯玉祥,是他来到1908年,遇到的第一个名人,知道冯玉祥的发展,也算是为了结上一个善缘的。冯玉祥去了东北之后,也算是有些别样的想法,也算是为包头培养一定的人才。
现在想想,当时的投资,怎么说都够了,能够有这么一支强大的军队,在目前的包头,绝对是强横的力量,马上就是1909年了,距离辛亥年,时间也不算太远,士兵和枪杆子,永远是乱世之中,保护财富的关键。
骑在马上,跟在队伍的后面,缓缓而行,王金铭一直没有说话,半道上,突然的问道:“元钊,民团的事情怎么样了!”
“已经在办了,没想到金铭兄来的这么快,不过,可以以护卫队和护厂队的形式,暂时安顿下来,都是早已经报备过的,得到过包头县的认可的!”
杨元钊的话,让王金铭放下心来,他此时已经开看了,名头什么的,对他而言没什么,更关心的是手中的实力,800的人,只要配备了武器,绝对是一个强悍的力量,现在只有150条枪,知道杨元钊手中的枪的数量众多,多长时间能够弄过来,也是值得考究的问题,王金铭是聪明的,没有在这个问题上面多问,杨元钊也没有说。
军营就在前方,一个大院子,足足有15亩地左右,比之前在东北的军营都要大,目前只是树立起了4米左右的围墙,巨大的围墙,把这一片贫瘠的土地,给围拢在中央,在庞大的院子之中,几个屋子,看起来孤零零。
“金铭,准备不足,大概只有20间房子,挤一挤,应该能够住下300人左右,床什么的,被褥什么的,还有个人物品,我会随后送过来,你先安顿下来,至于后续的建设,我还是要听听你的意见,毕竟你们是军队,需要地方,我不清楚!”
“没问题,等下我就画个图纸给你!”王金铭老于行伍,无论是旧军队,还是新式军队,安营扎寨总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更何况北洋军是继承的李鸿章的老底子,当年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仗的方法更是深入人心,很是下了一番功夫在营寨上面。
这个看起来简单的围墙,也是军用的标准,不但是三砖墙,其中少部分的立柱和支撑,还使用了钢筋混凝土浇筑,坚固异常,看起来平常的房屋,是钢筋混凝土现浇的的,即便面对炮火,也不可能随便的塌陷,对此王金铭很满意,观察了一圈,简单的画出了要求,顺带的,提到了后勤方面,他们从东北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