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然而另一个他却想到了。
而且泾原路也在执行,也遇到了种种麻烦。
王巨也知道这些,所以开始执行时近乎于循序渐进的。
为什么说近乎循序渐进,因为诏书上让各州府执行这条诏令时,不是官府派人下去勘查所谓的无主山陵滩涂湖泽,而是将这道诏令以露布的形式,张贴于各县城的闹市区或者各个集市上,让各村村民找到里正,再由里正到官府报备。
官府这才派专人带着铁匦到各村详细说明相关的政策,再进行暗投标。
也就是它不但有一个适应过程,与缓冲时间,同时如果是豪强力量太强大,就象韩琦家产,许多村庄整村整村的都属于韩家佃农,还争个屁的山陵滩涂湖泽?
这部分最强的反对力量因此就可以避过了。
但是余下呢?
不要说泾原路真的有许多荒山野陵,即便江东圩,因为产量问题,虽然看上去人口数量膨胀成为宋朝未来的隐形危机,但还远不及后世人口稠密,所以一圩之内沟塘湖渠同样也不少,这些不仅能载茭种菱,还能养鱼,如果科学放养,又能养一些鹅鸭。实际若是专人专门经营,一亩水面一年收益也会达到一贯钱左右的。
当然了,所谓的无主之地那是一个笑话。
真正的无主之地,即便给人免费承包,也没有人承包,因为哪里肯定是太偏远了,无法开发。
能开发的地区,怎可能是无主之地。
然而奥秘就在人多力量大,有了这份诏令,而这些山陵滩涂湖泽又不确实不在田册上,却让一两个豪强侵占,原来没有办法了,现在有了机会,其他百姓乐不乐意。
老百姓害怕韩忠彦,但会不会害怕张三李四,并且怕到要命的份上?
那么一村几十户百姓串通起来,即便张三李四有威望,也无法阻止了。
如此,这些山陵滩涂湖泽,就能很好地开发起来,余下的百姓也随着瓜分承包费而受益。
然而这些张三李四们,既然能公开地霸占着这些山陵滩涂湖泽,同样也是不好惹的,甚至与各州县许多胥吏关系都不错。想一想他们会不会甘心让其他人将这些地区承包过去?
或者比如王安石的方田均输法吧,那么兴师动众,最后方了多少田?
为了不使这道诏书成为一张废纸,为了让其他百姓看到朝廷的决心。王巨在让一步的情况下,余下的只好施狠手了,各地州县官员不作为者,一律贬退。如果各地豪强敢公开刁难阻碍者,一律着重处理,出人命了斩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