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之所以想起翁美菱自杀事件,是因为在这之前,他想起另外一件大事。.一间震惊世界的大事:曰元升值!
1985年9月,曰本签署“广场协议”,曰元开始大幅升值!
在国内,有关“广场协议”的看法在普通人眼中几乎毫无争议,自然是西方国家精心策划实施的狙击曰本崛起的一场惊天大阴谋。但有趣的是,学术界对此看法却大有不同。大部分学术期刊上关于“广场协议”的研究,即便最接近阴谋观点的论调也承认,“广场协议”本身并不足以导致曰本经济持续萧条,最多只能算一个导火索而已。多数研究者认为,“广场协议”至多只能算是诱发曰本病的原因之一而已,曰本经济持续萧条的根源还在于经济结构的自身缺陷和曰本政斧错误的经济政策。
将“广场协议”作为曰本经济长期低迷的罪魁祸首是颠倒了因果关系。“广场协议”是曰本经济和国际贸易关系发展的一个结果,即便没有“广场协议”这样极端的方式,也会以其他方式表现出来。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财政赤字剧增,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1985年9月,美国、曰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斧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的协议。”。“广场协议”签订后,上述五国开始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在国际外汇市场大量抛售美元,继而形成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1985年9月,美元兑曰元在1美元兑250曰元上下波动,协议签订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美元迅速下跌到1美元兑200曰元左右,跌幅达到百分之二十。
杨林不管这个“广场协议”的背后到底如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只知道,这是上天赋予他的超级外挂!他可以在这次金融浪潮中,完成一次超级资本积累。如果前一次香港股灾为他铺下基石,那么这一次的“广场协议”就会为他筑好摩天大楼的框架!
杨林回到“红星映画”那一片小厂房的办公室,给麦永豪打电话叫他过来见面。本来他已经打算把“红星映画”搬出去,毕竟这片“小厂房”实在是寒酸了一些,拿不出手啊。但是现在要借助“广场协议”的时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大赚一笔,就得咬紧牙根,把每一分钱都抠出来,争取利益最大化,搬迁计划只好等着以后吧。杨林摸着下巴,甚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