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俊和齐约翰从来没有想过,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当《星岛曰报》在胡大俊授意下,连续刊登质疑杨林“见义勇为”的文章之后,一股风潮渐渐在酝酿,终于爆发出来,将《星岛曰报》席卷其中。
上百名**者将《星岛曰报》总部的大门团团围住,高举着各式各样的标语,**《星岛曰报》虚假报道,不尊重事实,肆意抹黑他人名誉。同时他们也发出呼吁,希望在劫持事件中另一位被救者出面,支持杨林的见义勇为行为。
《星岛曰报》的董事长胡仙,此刻是怒火万丈、雷霆暴怒,把一众编辑和主编被骂的狗血淋头。当最后知道此事乃是她的侄子胡大俊授意所为,胡仙不得不摇头叹息。这个侄子真是猪脑袋啊,这么蠢的事也能干得出来?幸好“劫案”中另外一名当事人一直没有出现,否则影响更大,《星岛曰报》名誉扫地。
胡大俊是她的侄子,是胡家唯一的第三代,就算做出在离谱的事,胡仙也拿他没辙。万般无奈下,只好亲自登报道歉,澄清事实,承认此事由于“劫案”中另外一名当事人一直没有任何信息,导致编辑认为别有隐情,才做出这则报道。
杨林不知道为了他的名誉,竟然有上百人**《星岛曰报》,最后导致《星岛曰报》自打耳光才将此事的影响压下来。
他现在刚刚踏过罗湖口岸的那座双层人行桥,进入内地。
几乎是转瞬之间,一年已经过去。想起一年前那个月朗星稀的夜晚,他被张金山夫妇拽着游过深圳河,就感到时光荏苒,世事无常。谁能想到一年前那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转个身就成为“贵宾”,受到中影的邀请,由银都机构的大佬繆一元陪同,再次回到这片土地?
繆一元虽然年过花甲,但精神矍铄,身板硬朗,走起路来也是虎虎生风,丝毫不显老态。老头看着杨林东张西望的眼神,笑道:“怎么,又踏上这片土地,是不是有些感慨?”
杨林笑了笑,看看老家伙满头的白发,还陪着自己过来,心底暗叹,官场真是个神奇的所在,令人深陷其中,便积极前行,奋勇争先。
这部《集结号》的投资达到一千多万,就必须和中影谈判,否则中影还是拿出“统购包销”的老一套,还不得赔死?一旦这部戏能够上映,引起强大的社会反响,就是一笔巨大的政治资本,极有可能帮助繆一元更进一步。若不是为了这一笔所谓的“政治资本”,年过花甲、一镇诸侯的繆一元,怎么会颠颠的抛去见中影的老大?中影虽然强势,却管不到银都机构的身上。
海关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