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嘉禾受到重用,唯独你不行。胖子你不会不知其中的缘故吧?”
王京郁闷的喝口酒,叹道:“当年邹汶怀从邵氏退出,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六叔将他挤走的。那时好莱坞逐渐流行起读力制片人制度,而邹汶怀也与当时邵氏的总经理联名提出“分红”,六叔与邹文怀之间的分歧就越来越大。后来,那个总经理辞职离开,六叔聘请了凌思聪继任总经理职位,随后又请方姨负责‘采购’,但实际上方姨在逐渐的接替着邹文怀的工作--这里面也有我老豆很多手尾。所以邹汶怀对六叔有很大的怨气,我老豆也沾了不少光,和邹汶怀几乎势成水火。我要是到嘉禾讨饭吃,估计邹汶怀会把我扔到大街上。别说当导演,跑龙套都不行。”
钟楚虹隐隐约约的听说过这段秘辛,陈钰莲和关芝琳基本就是第一次耳闻,都听得津津有味。
王京疑惑道:“关键是,这事你怎么会主动的这么详细呢?”见杨林又摆出那个“风搔”的架势,赶紧摆手道:“好吧,你是大才子,你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算我问了句废话。”
“嘿嘿,”杨林笑得很欠揍:“孺子可教也。”
王京沉默了一下,有些唏嘘的问道:“邵氏真的像你说的,不会很长久了?”邵氏是邵义夫一手掌握,王添林作为邵义夫最信任的大将,在邵氏拍过不少电影。而今王京子承父业,还是在邵氏干活,对邵氏有着莫名亲厚的情节。
杨林也叹息一声:“邵氏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它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电影的发展,被淘汰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王京不服:“怎么就无法适应电影的发展了?”
杨林淡淡道:“邵氏字典中“赚钱”永远是第一位的。公司家长式的管理,最大限度缩短制作周期,使影片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同时,必然造成一些影片质量欠佳。当邵氏整体理念出现偏差,大部分影片就会被市场摒弃。而邵氏流水线式的作业更导致积重难返,回天无术。”
自1958年,邵逸夫与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起,至1987年5月,邵氏宣布停止生产电影为止,邵氏已制片超过一千部影片。这是一个注定无法重现,也几乎无法超越的电影王国。
“改变经营策略不就行了?”王京尤抱有一丝希望。
杨林苦笑道:“你以为六叔看不到这些问题?他比谁都清楚。但他已经没精力,也没能力改变这艘破船的前进方向。”
王京颓然无语,半晌才道:“要是有人买下邵氏重组呢?“
“呵呵”杨林眼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