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中间商模式的行业,总有被淘汰的一天——因为这种行业,无疑是在生产和需求之间横插一脚。
前些年因为国家的开放刚刚开始,需要外贸公司来当外商和国内生产厂家之间的桥梁,但是现在很多外商都直接可以去找工厂了,而外贸公司这种中间商,总有一天会被淘汰。
我深深相信一条“生意场上,山不转水转,总有一天你有求别人的时候”,所以我处处都很小心作人,从来不得罪那些生产工厂,虽然说顾客就是上帝,但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什么“上帝”。
也因为这个,我和很多工厂的厂长,都保持了很好的私交。
我看了看客户的订单,然后打了几个电话给工厂,询问了一下现在市场的价格,在一番商量后,选择了一个报价最有竞争力的工厂。
价格谈好了后,我随口问了问那个厂长:“最近生意如何?”
那个厂长苦笑:“还行吧,不过最近原材料涨价,我们也赚钱很少啊。”
我心里冷笑:和我哭穷,如果不赚钱的生意,你才不会做呢,装什么啊!
但随后那个厂长说了一句话,立刻把我吸引了:“我们这里有些小工厂已经周转不过来了,有一家厂已经要倒了,最近正在找我洽谈,问我有没有兴趣买下它。可是我自己的问题也不少,哪有能力兼并别人啊。况且我这个是国营企业,兼并的事情,我一个人说了也不算啊。”
我心里一动,假装不在意的样子问了一句:“哦,是哪家厂啊?”
电话那头报了一个工厂的名字。
我脑子里立刻飞快的转动。
那家工厂我知道的,是一家规模很小的私营工厂,但是每个月的生产能力还是不错的。当时我和他们合作过两次,但是因为他们的老板是个外行,做事情不能让我满意,后来就不联系了。
“他们有没有告诉你开价多少?”
“没有啊,也就是随便说说,不过我估计,按照他们的厂房和现有的设备,就算是折价,买下他们的工厂也得有30万吧?”
我沉默了一下,没说话。
那个厂长忽然说:“陈先生,你不会对这个有兴趣吧?”
我立刻否认:“哪能啊?我又不懂工厂的管理和生产,我就是一个做销售的!再说了,我也没有那个实力啊!先不说三十万的转让,就说工厂拿下来,还有几十个工人要工作,要发工资,每个月开支不小啊!”
那个厂长忽然说了一句:“陈阳啊……”
我一愣,他从来都是称呼我“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