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心结。又不致于使后过于激愤,善策!善策”。景帝马上就同意了。剑眉一拧,话锋一转道:“可是,找谁去说呢?一定要一个德高望重,能让后听得进去的人去说。”
周阳、主父偃、董仲舒、严助,他们的目光齐刷刷集中在申公身上。若论威望,申公成名在数十年前,称得上德高望重。再者,此人才高八斗,富五车,能言善辩,再也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了。
“臣愿往!”申公也没二话。向景帝请命了。
“申公愿去,自是不。景帝赞扬一句后,话锋一转:“这事。申公你不能去
“皇上,臣自忖,还有几分虚名。后虽是久居深宫之中,当略知臣之虚名。皇上请放心。臣一定不负皇命。”申公坚决请命。
“申公,你会错意了。”景帝解释道:“这一策虽好,可是,为了粱王,母后恨不得把他含在嘴里,还怕化掉了,这事能不能成,还在两说。万一后发怒,情势难以预料。”
这话不错,窦后为了梁王,就是舍弃性命也在所不惜,能不能说动她,还真没多少把握。若是没有说动窦后,她发起火来了。要杀申公,就是景帝也不见得能救得了,此事不得不虑。
“谢皇上维护之恩。”申公其意甚坚:“臣年事已高,没什么好留恋的,若能为皇上尽忠,那是臣的福份。”
“申公忠心,联心甚慰,可是,你是大汉的柱石,不能南天折柱。”景帝仍是不同意。
“皇上,臣愿往。”董仲舒他们齐声请命。
景帝挥手道:“你们不能去。”
“皇上,臣愿一试。”周阳请命。
周阳是箕后的孙女婿,即使她发怒,也不致于有性命之忧。再说了,周阳能言善辩,不在申公他们之下,分寸拿捏更是让人心服,他是最佳人选。
“嗯!”景帝沉吟了一下,仍是摇头道:“周阳,你去的话,再合适不过了。可是,万一不成,后之怒也不收越之事,已是箭在弦上,不能节外生枝。哦。有一个人合适!”
“请问皇上,是谁?”主父偃问道。
“袁盎!”景帝剑眉一拧,仿佛出鞘的利剑。带着杀气。
袁盎是当时有名的说客。曾经凭借寸不烂之舌说得南越归附,其一张嘴比得上数万大军。可是,正是这张嘴,向景帝建言,杀掉晃错,说什么只要晃错一死,七国之乱自平。景帝误信,把晃错给杀了,七国之乱不仅没有平息,反到是气焰更加嚣张了。
景帝由是大怒,罢了袁盎,要他在家闭门思过。
这事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