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陆路不通,可以走水路。只是这样一来,收留的人口大大减少了。
其实这也不能怪冀州刺史韩馥了,好不容易稳定下来,下令将冀州人口户籍在此记录在案,但是结果让他冒出来一身的冷汗。本来五百多万人口的冀州在这一年只有三百万刚出头的人口。这其中老年人还占了很大的成分。并且还在一直的减少。
幽州是一片的繁荣和平和。但是大汉其他的地方则不是这样了。
人口减少,耕地没人耕种,大旱不止,收成又低。而各地的土匪叛乱一直就没有停过。
早先被封赏到各地当郡守和刺史的人现在可都头疼不已。想认真干一番的曹操找来了自家的兄弟,在他们的帮助下,他所在的军内土匪流寇全部消灭,于是治安大好,但是接下来他发现百姓的日子没有好过多少。经过一番思考,他发现了问题的根源。那是因为土地基本把持在那些大族手里,此时的大汉赋税又重。于是几层剥削下来,能留在百姓手里的粮食根本就没有了多少。
曹操正是热血年龄,在黄巾之乱之时也施展了自己的才华,于是他想处理这些问题,更上书了朝廷。结果可想而知。曹操被罢免了。现在回到了家中闲着。
青州的公孙瓒,在家族的帮助下将东莱治理的还是很好,虽然东莱是青州面积最大的郡,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口太少了,基础也太差。所以也没什么很大的起色。
而袁家两兄弟呢,根本就没有到任去过,只是将事情交给了他们袁家的门吏。他们兄弟二人还是在洛阳该喝酒还是喝酒,该打猎还是打猎,日子过得相当的悠闲。
值得一提的是徐州的刘备和凉州的董卓。刘备现在被陶谦重用,已经被任小沛的长吏了,混得风生水起。而凉州的董卓则实行军阀作风,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功绩,但是他麾下的军队战力有了很大的增长。
现在大汉唯一能算得上是乐土的就数荆州和益州了。两个地方受战乱创伤比较小。而且两个地方多是大汉的粮食产地。虽然在大旱年间有所减产,但是这程度一直在承受范围之内。
因为朝廷实在是没办法再承受不了各州的治理和重建。于是在第四年,汉灵帝在他的族兄刘焉的建议下重开州牧制。
天下十三州,各个州的势力于是又来了一次洗牌,当然这最大的赢家是汉灵帝。青州州牧为刘虞,扬州州牧为刘谣,荆州州牧为刘表,益州州牧为刘焉。兖州州牧为刘岱。大汉最富有的几个州被刘家几人给分了。
其余的徐州州牧为陶谦,并州州牧为丁原,冀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