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笺呢?”
亚夫应,“没写。”
轻悠回头,嘟嘴,“怎么不写呢?人家好不容易才买到你家乡的那种愿笺纸呢!”
亚夫笑着,抬起手,“不需要了,我的愿望都实现了。”
轻悠只觉得头皮被蛰了一下,对着茶杯照了照,发现簪花的地方插了朵真花。
三娘这时笑着点评,“这芙蓉花刚摘的吧?不错,比珠花漂亮多了。”
轻悠双眸亮亮地看着亚夫,碍于父母在,脸红着小小声说了句“谢谢”,这样乖巧的模样惹得亚夫心又痒又暖,将她的小手握在掌中久久舍不得放。
这时,轩辕瑞德突然提议,“许久没弄墨了。清华,难道今天你的嫡传弟子都在,给大家开开眼界。”
轩辕清华心情大好,立即吩咐人去取文房四宝。
轻悠忆起一件往事,说,“小叔,亚夫从小也摹着你的墨宝出来,也算是你的弟子啦!不如,你们比比,看谁摹的《兰亭序》最像?”
这话一落,就被父亲敲了脑门子,“你也是你小叔的嫡传弟子,别想溜号儿。”
轻悠抚着额头,嚷嚷,“爹,你明明知道人家字写的没画儿好,要跟他们俩比,肯定比到爪哇国去了,你就存心想看女儿丢丑么!”
众人笑开。
轻悠跳起身,跑去拿文房四跑,嚷嚷着,“我才不要丢脸,我给你们磨墨去。”
轩辕清华笑道,“也好。手书畅怀,对月咏绪,红袖添香,墨韵留情。”
亚夫接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众人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待轻悠回来,架上新案,掌灯,铺纸,润笔,研墨,准备好一切,轩辕清华和织田亚夫各自立于案前,开始挥毫。
当笔墨行到半许时,轻悠定睛一看,怪道,“咦,怎么写的都不是《兰亭序》呢?”
彼时,轩辕清华和织田亚夫对看一眼,会心一笑。
轻悠见两人模样,又从亚夫桌前绕到小叔身边,一看,翘嘴了。
“好哇,你们早就商量好了,对不对?”
“为什么都写的是《水调歌头》呢?”
话落,轩辕清华停笔,起身,脸上有抹讶异地看过来。
织田亚夫只道,“巧合。”
轻悠嘀咕,“真的假的?有那么巧的事么?你们没商量,就写到一块儿去了?”
两人又是一笑,继续低头挥毫。
这样无法言语的默契,看在旁人眼里也有几分惊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