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分两头,暂不提同魁与西门家因白玉龙产生的纠结,且说白袍客的来龙去脉。
白袍客姓李名俊成,幼年家居陈仓。其父名叫李堯,是个穷书生,生得眉清目秀,吹得一手好箫。他母亲姓邵名玉凤,原籍咸阳人士。自从李堯与哥嫂分家后,自己一个人开始就做一些小本生意。买些纸张糊成扇子,再从扇面上画画题词,然后拿到离家千里之遥的咸阳去卖。不料遇上了半月的阴雨,没人买他的扇子。李堯闷闷不乐,无事就吹起了携带在身上的紫竹箫解闷。谁知那箫声听到了邵玉凤的耳里,她觉得那箫声吹得悠扬婉转,回肠荡气。不知是何人在消遣作乐,便随着箫声循声找到了李堯,原来是个外地卖扇子的商人。邵玉凤生得明眸皓齿,为人贤惠,两人一见钟情,互相欣慕。李堯就把自己的扇子送给了邵玉凤一把留作纪念。在他第二次去咸阳卖扇子时,邵玉凤就跟随李堯回到了陈仓结为夫妇,生下了小俊成。一家三口日子虽然过得十分清贫,但李堯夫妇俩相敬如宾,也算得上是鸾凤和鸣。
隋义宁六一四年,杨广杀其父自立为帝。开始大兴土木。修宫殿,修西苑,筑长城,掘旱河,征集民工百万有余做为奴役,黎民从此走进了水深火热。他为了观赏扬州美景,特制风舰龙舟在开掘的千里长河中由宫女牵至江都。有一首诗写到: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幡未落干戈起,调依龙舟更不回。
隋炀帝大兴土木,百万劳役从何而来?就挨家挨户抓获劳力,只要是壮年男子,一律掳走。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什么样的官府就有什么样的人,那些当差的也会挑肥拣瘦。谁要是暗中给他们几两银子,他们就成了漏网之鱼。就在官兵征集劳役时,有一个头目看中邵玉凤生得美貌,趁李堯不在时就动手动脚。封建时代,妇女以贞洁为重,邵氏一气之下就撞死在墙壁上。他们还不肯罢休,还要掳走李堯做劳役。当差的只有一个理由,说一切都是朝廷的旨意,他们不过是奉命行事。人们愤愤不平,众怒难犯。若有违命者,还要遭受他们的毒打。因为李堯没银子孝敬他们,只好被带走。掳走时他把刚刚年满八岁的李俊成就托付给了自己的兄长,再三嘱托让哥嫂待他们照管好孩子,说是无论什么时候回来,一定会对哥嫂重谢一番。
俊成见母亲死去,又见父亲被他们带走哭闹不止,李堯便把自己随身携带的一管紫竹箫留给了儿子,含泪哄着孩子说:皇帝要请我为他修行宫,你先与大伯伯母还有哥哥他们住在一起,过些日子我就回来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