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地向执政的保守党发出责难,声称这次战争是因为保守党的轻率出兵,事先对于中国北方叛军的实力和情报全无预判和了解,这才导致了全军覆没。
保守党的迪斯雷利内阁向来坚持领土扩张政策,在焦头烂额之下,首相迪斯雷利强硬的要求议会批准再次出兵。自由党则坚决反对,主张对中国实施海上封锁,全面断绝中国从海外进口武器的门路。如果迪斯雷利的出兵计划得到批准,那么陆军将得到议会的特别拨款,筹建远征军。而海上封锁政策,则意味着议会将提高海军军费,以支付其在远东的大规模封锁活动。
迪斯雷利在议会中破口大骂姚梵是个残忍的屠夫,称中国处决所有战俘的行为罪孽深重,迪斯雷利还说,尽管中国没有加入日内瓦公约,但是其所作所为,完全不是一个文明国家。
这些话在议会中得到了广泛支持,两党尽管没有在报复方式上达成统一,但所有人都认为,必须对中国实施十倍的报复。
英国维多利亚女皇也支持立刻采取第二次军事行动,对中国发动全面战争。
法国此时处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从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开始,法国换总理像是换破鞋,一年一个的可足劲轮,换到现任总理杜弗尔已经是第五位新总理,杜弗尔得知法军殖民地步兵全军覆灭在上海的噩耗,立刻联络英国,表示愿意唯英国马首是瞻,加入下一次的出兵或者制裁,但是有一样,所有军费必须英国买单,杜弗尔同时提出,要求英国承担法国这次出兵的阵亡抚恤金,同时优先照顾法国在安南的殖民地利益。
作为一个高利贷国家,法国吃着拿破仑留下的老本,全国40%的人是食利阶层,普法战争以后,法国更是吓得紧紧抱住英国大腿,丝毫不敢动摇自己的事大外交,英国已经成了法国的政治支撑,虽然社会上吵吵着要独立自主,可是政府高层心里都明白,只有把英国的大腿抱住了,才有法国的根本安全,否则别想有好日子过。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得知全军覆没的惨剧后,紧急召见大臣们商议对策。
俄国从1810年开始,农奴暴动的次数如同坐了火箭,从1810年的83次,上升到1850年596次,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后,农村暴动的增加趋势总算是缓和了,可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并没有丝毫动摇,贵族和大地主依旧占有着全国所有广袤的良田,农奴们只是从奴隶身份转成了无地佃户罢了。因此农村暴动虽然减少了,但依旧保持着一个奇葩的暴动多发态势。随着**在俄国的传播兴起,落后野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