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刺刀
姚家庄的操场上竖起了刺杀训练靶,这是木工班用木条赶制的一个个很简单的“井”字型木架子,底部钉牢在一个方形木框上,井字中间的空处,用麻绳牢牢绑着一个捆扎结实的稻草垛。
每个排的士兵20人,横队一字排开,左脚向前右脚后蹬,半侧着身子,端着上了三棱刺的56式半自动步枪,整齐的喊“杀”刺出。
他们本是些在世间呻吟的弱者,如今却手握闪电般的雪亮钢枪,愤怒地叫喊着,用胸中热情的火焰催动一次次暴力刺杀。
震耳的呐喊声,把旁边站着等候练习的战士们的心都带的沸腾起来。木墙环绕的内城之外,听见这喊杀声,干活的伙计们也都心向往之。
“大刘,你听这杀声喊得,真带劲。”洋灰班的新班长张禄生一边奋力用铁锹拌匀水泥和黄沙,一边说着。
“可不么!我听说东家的乡勇团厉害着呢!一个个操练得壮如牛,走起道的姿势都和旁人不一样!可傲了!他们还发了枪呢!”边上那叫大刘的等着拉混凝土的小车班伙计说道。
“你说,东家练出这样壮的兵丁,是要干啥?”张禄生问道。
“这我咋知道,你问东家去。”大刘道。
“问就问,怕啥,东家昨天看见我,还夸我带班带得好,洋灰拌的又多又匀,比三班出的产品多呢。”
“你就吹吧。”大刘笑道。
“我要是吹牛,我就是你孙子!”张禄生气愤地道。
李海牛身上的功夫底子让他对刺刀练习充满热情,虽然在他看来,这些枪本身不够长,但那钢口的雪花般精亮,让他爱不释手。
“这枪后头要能再接上个三尺的长木把子就好了。”李海牛看着战士们练习刺刀,有些遗憾地姚梵道。
“要那么长干什么?这是步枪,不是长枪。
海牛,你可别小看这步枪,刺刀见红,讲究的就是一个勇字!虽然说兵器一寸短一寸险,可是长兵器哪里有短的灵活,一旦被敌人欺近了身,拿长兵器的就只好逃了。”
“海牛你可知道,1840年鸦片战争时,那英军的大部分战役都是靠拼刺刀赢的!只要英国人走近到一百米内,他们就会打一波排枪齐射,然后发起刺刀冲锋,绿营和八旗那些花拳绣腿的功夫全不济事,纷纷溃败,英军打定海城,靠的也是白刃冲锋,杀戮八旗和绿营无数,自己才死了两个,伤了15个。”
李海牛呆呆地道:“那洋人怕是有点妖术,否则怎么这样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