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税,交不起钱粮的人。可要是仅仅因为今年交不起,就弄得卖地破产、卖儿卖女的凄惨下场,俺打心眼里觉得挺不落忍的。
我想啊,眼下不过是一年大旱罢了嘛,大家忍一忍,等明年收成好了,不就能连着今年的钱粮捐税一起交了么?若是忍不到明年就破落成乞丐,流落四方,实在太可惜了嘛。
所以啊,俺领会了丁大人济南讲话的精神,所谓‘为富必须先为仁也’!决定帮扶各位父老乡亲一把!
怎么帮大家伙呢?俺想来想去,决定设一个‘遇春农业信用社’,大家要是交不起钱粮捐税,可以向社里先借钱,借钱需要抵押,你就拿自己的地或者房子来抵押就是了。抵押之后,地还是你种,房子还是你住,只要将来按期还钱就行。
地和房子房子不论好坏,都算原价,现如今市面上耕地从20两到60两一亩不等,就按照最少的来算,一亩平地也能给你抵押20两银子。至于房子,不论好坏,都算一两银子一间。
不过这个抵押,大家是拿不到银子的,凡是贷款了的,银子直接从遇春农业信用社的账上划转到衙门里,帮你抵扣应交的钱粮和捐税。
你在信用社账上剩下的银子,也不能取出来,只能用来抵扣下一次的钱粮和捐税。若是你有了钱了,只管来农业信用社,把帐里亏空补上,这笔贷款便一笔勾销。”
边上的张税吏听得皱眉摇头,心里叫苦:“这姚爷实在荒唐,居然把印子钱放到乡下来了,但凡还得起印子钱的,都是不需要借的!而那些出手借钱的,却大都是还不起的穷鬼!
那些最想借钱的农户,别说是灾年,就是平常年月,哪个家里有余粮了?谁家不是吃糠咽菜的过活?你把印子钱放给这种苟延残喘的穷人,天知道驴年马月才能收回来!”
姚梵这番话一出,下面的农民顿时咋呼开了。
“姚老爷,您大慈大悲!只是不知您这借贷的利息是多少?”底下一个农民见姚梵说话不文绉绉,听起来粗鄙亲切,便大着胆子开口问道。
“我既然是听丁大人的教诲来行善的,自然不会收重利,眼下当铺的利息要月息两分一厘,我只收这个利息的三分之一,也就是7厘,1000个大子,一个月只收7个铜钱的利息。”
此言一出,打谷场地下或坐或站的农民们纷纷点头,觉得这个利息确实很低,有脑子活点的已经算出来,借100个铜钱每月利滚利,一年的利息也只有8个铜钱罢了!凭这样低的利息,就是借来后转手借出去也能挣钱!
“姚老爷!